养肝护肝 好药于“心”
肝病故事:两兄弟的不同预后与心理影响
弟弟,一位洗涂用品批发商,性格乐观开朗。身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他,因劳累过度导致病情突发。面对厌食、乏力及肝功能改变,他在院外治疗时因用药不当,病情恶化。转入专业医院后,通过系统的用药及抗病毒治疗,他的病情迅速得到缓解。住院期间,他的乐观情绪、轻松的音乐和幽默的相声、小品,常常传出病房的欢声笑语。出院后的他,遵医嘱服药,恢复顺利,乙肝病毒DNA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肝功能也逐渐恢复健康。
同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哥哥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性格内向,面对弟弟的病情,他内心忧虑重重。弟弟康复后,哥哥化验发现自己的转氨酶轻度升高,忧虑之下,他的转氨酶不断攀升。尽管住院治疗有所好转,但出院后因业务繁忙,病情再次加重,最终陷入危重境地,不得不进行肝移植手术。术后效果良好,但整个经历令人心惊肉跳。
这两个兄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心理因素在肝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恐惧、悲观、抑郁和易怒,都可能成为肝病康复的敌人。
恐惧心理在肝病初期可能表现为对工作、学习、家庭的担忧,随着病程的延长,恐惧的内容越来越多,甚至担心病情恶化、爱人变心等。一位研究所负责人患乙肝后,虽然进行治疗,但始终隐瞒病情,造成心理负担沉重,病情反复。
悲观心理在肝病长期治疗过程中尤为突出。因病致贫,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产生轻生之念。一位小老师十年的慢性乙肝治疗经历充满了悲观,后来在正确指导下用药,病情才有所好转。
抑郁心理在慢性乙肝患者中也很常见。患者可能表现出郁闷、忧愁、少言寡欢,甚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如一位歌舞团专业编曲患乙肝后变得沉默寡言,经过医护人员帮助和学习肝病知识,最终恢复工作和信心。
易怒心理也是肝病患者的一个表现。患者可能因为小事发怒,情绪波动大可能导致肝功能的恶化。一位女性病人因得知丈夫的不忠而气愤不已,导致病情加重。
专家们指出,肝病患者的敌人不仅仅是病毒,更是“气恼”。患者需要看透一切,想得开,保持情绪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战胜病魔。这些故事提醒我们,肝病治疗不仅需要医学手段,更需要患者的积极心态和心理健康。对于慢性肝病患者,他们的情绪状态常常表现出易生气和急躁的特点。对此,家属和同事应当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积极地劝导他们,帮助他们平稳情绪。另一方面,病人自身也应该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果放任情绪的泛滥,最终受害的只会是自己。
有一种放纵型心理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较为常见。这类患者常常表现出“啥也不怕”、满不在乎的态度。面对自己的肝病,他们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平时不注意休息,沉迷于麻将、熬夜等娱乐活动,饮酒也毫无节制。这些病人大多为年轻患者,他们原本身体素质较好,或者病情较轻,因此即使有病也不愿受医院的“限制”。他们可能把医生的忠告当作耳旁风,即使住院,也经常心不在焉,甚至逃宿、停止或中断治疗。
以某汽车公司的小张为例,他年仅33岁,却在患病后天天饮酒,即使在住院期间也改变不了这一恶习。他的行为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还辱骂医护人员,完全无视自己的病情。他的放纵行为导致肝病恶化,最终因肝衰竭而死亡。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教训,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应保持理性和自律,尤其是患有慢性肝病的人更应该重视自己的情绪和健康管理。
(实习编辑:李杏)这样的故事让人深感痛惜,同时也提醒我们,对于慢性肝病患者,理解和支持是家人和同事应该给予的最重要的关怀。而病人自身也应该认识到放纵自己带来的严重后果,积极调整情绪,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