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透视:国人为啥那么爱“抢”

疾病百科 2017-07-20 13:37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看看其他国家,“抢”的场景并不多见。可为什么在我国,却比比皆是?一个“抢”字又包含着哪些深层原因呢?

  ,有一定的现实原因。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稀缺,很多“刚性需求”,如果不抢就很难实现。比如过年回家买车票,如果不抢,就可能法在除夕夜回家团圆;价廉物美的房源,如果不抢就可能错过。慢慢地,“抢”成了一种习惯。有时,看到别人都在抢,自己的争抢心也会被激发出来,所以不管是不是必需,都先抢了再说。

  ,在过去的两百年,中国饱经内忧外患。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国人还经历了大饥荒、大批人“下岗”等,这些并不遥远的记忆,让人们即使在社会、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内心也仍然存在情绪和不安全感。一有风吹草动,群体性的焦虑就会被激发出来,进而用“争抢”的方式来争取安全感。

  ,社会文化引导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孝经》中有句话:“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当今社会极力倡导竞争,而弱化了对于意义、道德感的引导,人们的内心充斥着自私和以自我中心。这与古人所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的崇高满足感存在着强烈的反差。

  那么,面对争抢的现象,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有时,我们不得不加入争抢的行列,但对结果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既然资源是稀缺的,便会有时抢得到,有时抢不到。若把得失看得太重,抢不到时便会耿耿于怀。其实,不妨把结果看得淡些,“有也欢喜,无也欢喜”。只有放下执著,才能永葆快乐。,时常问问自己:这是我需要的吗?我必须去争吗?比如“我的行李不多,不需要找地方放,又有座位,时间也充裕,有必要抢着上火车吗?”理性地和自己对话,往往会避免因为冲动或盲从而进行的争抢。,时常体会“让”的乐趣。如果不赶时间,不妨等下一班车,让更着急的人上车先走,这样,自己的内心不仅会多一份从容,更能享受到默默助人、爱人的快乐。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社会便真的像家一样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