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购衣指南 远离有毒“糖衣炮弹”
在当今时尚潮流中,我们的衣着越来越多样且功能丰富,但你或许不知道,这些新衣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有毒物质。我们往往只关注食品安全,却忽视了穿着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据报道,有14个国际知名户外服装品牌被检测出含有害化学物质全氟化合物。
这些全氟化合物中包含一种名为全氟辛酸的有害物质,主要用于防水和抗污。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化学物质难以在环境中降解,可能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近期的研究显示,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生育率下降以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
那么,这些有毒物质是如何进入我们的衣物中的呢?主要有六大途径:
1. 氯化苯和甲醛等,传统上用于涂料和油漆中。为了追求外观美观,这些物质现在被广泛用于衣物制作中,起到防皱效果。
2. 衣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染料,其中一些染料可能含有致癌或致敏成分,如偶氮类染料和致敏染料。
3. 衣物中的重金属超标问题也不容忽视,如铬、铅、铜等。
4. 很多天然纤维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农药,特别是巨毒的有机磷等,这些农药残留可能会留在面料中。
5. 一些服装标榜的抗菌、防霉、防螨功能,也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
6. 衣物中还可能含有各种有机素剂,如氯化苯类和甲醛类。
面对这些潜在的有毒物质,消费者不必过分惊慌。挥发性物质可能会通过某些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但通常需要一定的剂量才会影响健康。由于“毒衣”带来的危害通常都不易在短期内显现,人们往往会忽视服装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长期影响。新买的服装尤其是贴身衣物应该洗过再穿。
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应尽量选择加工环节较少的衣物,尤其是贴身穿的衣物,最好选棉质的产品。浅色的服装通常比深色的衣服更环保,因为浅色服装的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染料较少。购买时还要注意检查各种标志是否齐全,包括产品上的商标、中文厂名厂址、服装号型及规格标志、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涤标志的图形符号及说明等。
对于毛衣的选购也有其独特的技巧。消费者应注意检查各种标志是否齐全,观察服装的主要表面部位是否有明显织疵,缝接部位有无色差,上下左右同部位有无色差。还需注意服装上各种辅料、配料的质地以及羊毛衫的质地和手感。
时尚与健康的平衡需要我们每个人来维护。在追求美观的我们也需要关注衣物的安全性和健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