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寒症纠缠?20个暖身汉方不做冷美人
冷美人需要温暖拥抱:汉方调理,告别寒冷
阴冷的天气总是让女人感到心情压抑,仿佛被寒气所纠缠。冷美人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但别担心,小编为你带来20个暖身汉方,帮你由内而外调理,重新找回温暖。
我们来测试一下你是不是那个怕冷的人?
1. 总觉得背部寒冷,经常感冒,特别是冬天?
2. 手足总是冰凉,即使到了天亮也毫无暖意?
3. 胃脘部常有不适,偏爱热食,容易出现胃痛?
4. 年纪轻轻就出现白带量多、质地清晰等症状?
5. 小腹部常有冷痛感,热敷后缓解,经期延后、量不多?
如果你具备了以上五点中的任意一点,那么你可能已经是阳虚体质,成为了真正的怕冷一族。
那么,冷美人是谁制造的呢?资料显示,约54%的女性都有身体发冷的现象。每到秋冬季节,许多女性都会因为手足冰凉、腰寒等症状而求医。为什么女性在冬天更容易出现怕冷症状呢?中医认为,秋冬季节属阴,寒气当令,容易损伤人体阳气。而女性体质多属阴,加之夏季过多摄入寒凉食物,本身就阳虚的女性在冬天出现怕冷也就不奇怪了。
不同的症状需要不同的调理方法。比如,对于手足冰凉的问题,中医解读为心阳不足。心主温熙,心阳不足会导致血气运行缓慢,不能温达四肢。这类人还常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
那么,如何驱赶冰冷呢?这里有几个建议:
1. 每晚睡前饮一杯红葡萄酒。红葡萄酒中的多酚等物质可以增强心脏活力。中医也认为,酒能行气血,适量饮用有助于治疗手足冰凉,并提高睡眠质量。
2. 按揉阳池穴。这个穴位在手背腕横纹的中央点上。可以两手交替按压,或以中指在另一手的穴位上搓擦,刺激阳池穴,达到温暖全身的效果。
3. 尝试人参枸杞汤。将人参和枸杞各5钱,加入1500毫升的水,煮滚后再用小火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这款汤有助于温暖身体,是寒冷季节的理想选择。
睡前热水浴足,轻敲足底舒缓疲惫。每晚睡前,用温暖的热水浴足10分钟,让双脚得到放松。随后,无需寻找精确的穴位或反射区,只需以手掌轻轻按压足部即可。你也可以选择用拳头或瓶子轻轻敲打足底,让疲劳在敲打中消散。
补充维生素E,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维生素E是末梢血管的扩张剂,对于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大有裨益。虽然效果缓慢,需持续三个月才能显现,但每一分坚持都值得。
背部生寒:穿上羽绒背心抵御寒冷。当别人穿着轻薄的毛衫时,你因背部寒冷而不得不穿上厚重的羽绒背心。这不仅是因为卫阳不足,还因为背部为人体之阳面,足太阳经脉穿行其间。如果卫阳不足,就会感到背部发冷,容易感冒,甚至会出现“自汗出”。驱寒良方包括饮用姜茶、按揉合谷和肺俞穴,以及服用玉屏风散。
胃痛腹泻:脾阳不足需温阳散寒。不吃热食就会胃痛、拉肚子,这是因为脾阳不足。驱寒良方包括杜绝冷热食物一起吃、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红糖小米粥以及芡实粥。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些方案背后的中医解读:
背部生寒的中医解读是卫阳不足。卫阳是人体阳气的保卫力量,如果不足,就会感到背部发冷,容易感冒。驱寒良方包括饮用姜茶,姜茶不仅能帮助驱寒,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按揉合谷和肺俞穴也能有效缓解背部寒冷的感觉。
胃痛腹泻的中医解读是脾阳不足。脾阳是脾胃功能的动力源泉,如果不足,就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驱寒良方包括食用温阳散寒的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红糖小米粥以及芡实粥。这些食物不仅能缓解胃痛、腹泻,还能温补身体,提高抵抗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饮食规律,调节压力,避免冷热食物一起吃。保持适度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
关注身体健康,从日常生活做起。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关心自己,让身体在温暖的关怀中保持健康。中医养生:温肾补阳,关爱女性健康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朋友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今天,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肾阳不足及其调理的方法,帮助您永葆青春。
一、芡实糯米粥
芡实米(鸡头米)与糯米各150克,新鲜的芡实捣烂如膏,陈年的芡实研成粉状,与糯米一同洗净煮食。这款粥品特别适合白带清稀、量多的女性食用。
二、中成药理中丸
白天服用理中丸三次,夜晚睡前一次。服用一至三个月后,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腹泻的状况。服药后,建议饮一小碗热粥以助药力。
三、摩腹养生法
将两手掌搓热,以肚脐为圆心,逆时针方向按摩,每天两次。在按摩时,可以着重按揉肚脐中央的神阙穴,经常按摩可培元固本,增强免疫力。若有时间,用艾炙炙神阙穴效果更佳。
四、砂仁牛肉
牛肉与砂仁、陈皮等共炖至熟烂,适量调味即可食用。此菜品对于小腹冷痛的女性朋友们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肾阳不足的问题。肾阳不足的女性常常会出现“大姨妈”不准时、小腹隐隐作痛等情况。中医认为,肾阳不足可能导致全身机能低下、体寒,以及生殖机能减退等问题。女性朋友们更应该注重温补肾阳。
五、驱寒良方
1. 炒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通便。将核桃仁炒香后嚼食效果更佳。
2. 按摩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寸的位置,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日1-2次。
3. 金匮肾气丸:为传统补益肾阳的中成药。可以选择水丸或蜜丸,蜜丸的补力更强。
4. 多运动与调节情绪:久坐或久站的人群要多做运动,加强血液循环。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紧张的人群也要注意调节情绪。
还有一些食物可以帮助补充阳气,如鹿肉、羊肉等。鹿肉是皇家的御用保健食品,具有壮阳温肾、生精益血的功效。而羊肉性温味甘,可以温胃暖肾、补养气血。
女性朋友们应该注重自身健康,尤其是肾阳方面的保养。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适当的运动和按摩,以及调节情绪等方法,永葆青春活力。以上介绍的方法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师。鳝鱼、生姜、肉桂等食材,都是温补身体的佳品。它们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需求。
鳝鱼,它的性温,能够温阳健脾、滋补肝肾。对于身体虚寒的人士来说,它是进补的极佳选择。每一条鳝鱼都似乎蕴藏着无尽的温热力量,如同暖阳照耀在脾肾之上,使人倍感温暖。
生姜,它如暖阳普照,能够温通经脉,温暖脾肺。对于那些阳虚肩背部感到寒冷的人来说,生姜是她们的贴心护卫。它不仅能够驱寒,还可以帮助身体排毒,让身体焕发活力。
肉桂,既是一种调味品,又是一种药材。它善于补命门之阳气,能够鼓舞气血生长,运化阳气。尤其对于那些因气血不足而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肉桂是她们的良友。它的香气四溢,犹如阳光普照,为身体带来温暖。
小茴香,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调味品。它含有茴香脑等多种挥发油,与肉桂相比,更偏重于暖胃。对于那些阳虚胃寒的人来说,小茴香是她们的守护神。
韭菜,这种温补肾阳的保健蔬菜,如同绿色的守护者,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它富含植物纤维,可以帮助我们顺利排便。
核桃仁,核桃味甘性温,可补肾、固精强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它适合那些阳虚兼有便秘的人食用。用核桃仁和粳米熬成的核桃粥,不仅可口,更能养颜。
桂圆,有滋补安神、养血壮阳、益脾开胃、润肤美容的功效。对于那些阳虚体弱、贫血、睡眠不安的人来说,桂圆是他们的福音。它的糖分含量很高,且含有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红糖,性温的红糖,被誉为女性的贴心良伴。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述了红糖的种种功效,包括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瘀、排恶露等。它的好处在于温补,能够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
这些食材各具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温补。它们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带来健康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