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吃多太 降低免疫力
近年来,吃粗粮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年纪大的人喜欢食用粗粮,或许是怀旧过去的生活,或是因为认为粗粮营养高、口感好。尽管粗粮具有诸多好处,但过量食用同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粗粮,是与我们日常所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相对而言的,主要包括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由于加工简单,粗粮中保存了许多细粮所缺乏的营养。例如,粗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膳食纤维较多,并且富含B族维生素。许多粗粮还具有药用价值。如荞麦含有叶绿素和芦丁,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玉米能加速肠部蠕动,有助于预防某些疾病。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应适当多吃粗粮。
过量摄入粗粮中的纤维素和植酸会产生不良影响。每天摄入超过50克的纤维素,并长期如此,可能会阻碍蛋白质补充,降低脂肪利用率,进而损害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的功能,甚至降低人体免疫力。特别是荞麦、燕麦、玉米中的植酸含量较高,可能会阻碍钙、铁、锌、磷的吸收,影响肠道内的代谢平衡。在食用粗粮时,应增加对这些矿物质的摄入。
对于特殊人群,如青春期少女和老年人,过量摄入粗粮的影响更为显著。青春期少女过量摄入粗粮会导致胆固醇排出过多,进而影响女性激素的合成和子宫等生殖器官的发育。建议青春期少女的纤维素摄入每天不应超过20克。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弱,过多食用粗粮可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甚至引发便秘等问题。长期过量摄入纤维还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和锌缺乏症等问题。建议老年人每天的纤维素摄入最好不要超过25-35克。
为了保持健康饮食平衡,粗细搭配最为合理。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健康人常规饮食中应有30-50克的纤维摄入。研究发现,饮食中6分粗粮和4分细粮的比例最为适宜。吃粗粮也应讲究方法。将玉米、小米和大豆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食用可以提高营养价值。我们日常所吃的腊八粥等粗粮混吃食物都是很好的选择。
虽然粗粮具有许多好处,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过度食用粗粮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持健康饮食平衡,粗细搭配最为合理。同时也要注意不同人群的纤维摄入量有所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补充和健康饮食安排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免疫力平衡。(实习编辑:谭淑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