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路边摊吃出健康四宗罪
冬季街头小吃:诱人的背后隐藏的隐患
尽管冬季的寒风凛冽扫过大街小巷,但街头小吃却依然如烈火烹油,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那飘香的糖炒栗子、热腾腾的串串香、晶莹的糖葫芦,无一不在挑战着行人的味蕾。这些诱人的小吃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食品卫生隐患。
一、“美容”栗子工业石蜡的隐患
走在冬日街头,那闻起来香甜、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栗子总是让人忍不住驻足。越诱人的栗子,可能危机越大。有的商贩为了栗子卖相更好,会在炒制过程中加入工业石蜡,使栗子看起来乌黑发亮。这种工业石蜡含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脑部神经和肝脏的病变。那些口感过于甜美的栗子也要谨慎购买,因为它们有可能添加了糖精而非白糖或蜂蜜。
二、越吃越香的臭豆腐黑作坊的产物
街头烧烤的臭豆腐串是近年来持续热门的街头小吃之一,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这些臭豆腐大多来自黑加工点,其制作环境、工艺、卫生标准等均无法保证。为了降低成本,黑加工点往往会反复使用炸臭豆腐的油,这种反复使用的油过氧化值超标,存在致癌风险。
三、露天糖葫芦尘土与细菌的威胁
冰糖葫芦作为中国传统小吃之一,在萧瑟的冬日里看起来红火喜庆。街头现场制作的糖葫芦往往受到环境限制,无法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清洗烘干原料。很多商贩会省略清洗的步骤,导致糖葫芦存在原料不洁净的问题。露天或半露天环境下制作的糖葫芦很容易沾染细菌。
四、街头串串香农药残留与添加剂超标
大街小巷飘香的串串香、麻辣烫深受年轻人青睐,但在冬日里也要注意其卫生问题。这些街头小摊很难达到国家对餐饮店的卫生要求。没能清洗干净的青菜上可能存在泥沙、农药残留和细菌,而且水煮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公用餐具在清洗后往往没有消毒程序,其中添加的食品调料也缺少监控,可能存在添加剂超标的问题。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享受街头美食的也要关注自己的健康。选择正规餐饮店购买小吃,注意食品的清洗和制作过程,避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和有害物质。实习编辑:刘小玲(本报道旨在提醒市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