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狗肉壮阳?专家:说法很愚昧
在世俗的眼中,狗肉味道醇厚且营养丰富,更有壮阳之功效,成为冬季进补的热门选择之一。在12月15日的“整治非法制售狗肉产品与保障食品安全”法治研讨会上,众多来自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及动物保护机构的专家学者却指出,市场上流通的狗肉大多未经过正规检疫,非法制售狗肉产品不仅违背社会道德,更可能威胁公共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
对于“狗肉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这一说法,安徽医科大学的祖述宪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各地的犬类大多用于看家和陪伴,而非作为肉食。研究我国各地区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可以发现,狗肉并非中国传统饮食的固有部分。狗肉的营养价值并不优于其他肉类,“狗肉壮阳”的说法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愚昧观念。
“人民网”的记者暗访发现,在安徽省某条仅数百米的老街上,众多狗肉馆在无检疫程序的情况下屠宰和贩卖犬类,其中不乏死因不明的狗只。这些狗肉的来源令店主们闪烁其词,令人不禁对其安全性和合法性产生质疑。
山东大学的教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市场上狗肉非法买卖与乡村犬类丢失现象密切相关,已经形成了一个从盗抢、贩卖、屠宰到销售的黑色产业链条。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担忧地表示,狗肉产业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从源头到餐桌都存在违法问题。这其中,狗肉来源不明、运输条件恶劣、检验检疫程序缺失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狗肉的安全性。
祖述宪教授更是警告公众,吃狗肉存在巨大的风险。有官方数据显示,市场上部分狗肉可能是使用或等有毒物质毒死的。城乡间猫狗的运输和屠宰处理患狂犬病的狗只都可能促进狂犬病的传播。
专家们强烈呼吁公众,无论从道德还是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都应该放弃食用狗肉。保护动物的生命权益,维护公共食品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