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饮食你常有的误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被认为是正确的行为习惯,但实际上却存在着诸多误区,甚至在那些我们认为已经理解得很透彻的领域,比如饮食健康方面。许多流传下来的观点,并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是否正确还需要科学的验证。
关于肉骨头汤可以补钙的误解。尽管人们常常用肉骨头汤来补钙,但实际上,汤中的含钙量并不高。经过实验证明,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2小时,汤中的钙含量仅20毫克左右。对于成人每日需要的钙推荐摄入量800毫克来说,肉骨头汤的补钙效果显然是不够的。应该选择牛奶或钙制剂来补钙。
接下来是病人不能补钙的误区。实际上,只有摄入含草酸多的食物时,才容易在泌尿道排除时与钙结合形成肾结石。防治肾结石的关键是减少摄入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竹笋等。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不能补钙。
关于无鳞鱼的胆固醇含量也有误区。不是所有无鳞的鱼胆固醇都高,如带鱼、鲨鱼等无鳞鱼与有鳞的草鱼、鲳鱼、鲈鱼等相似。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病人来说,也存在一些饮食上的误区,比如认为病人吃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实际上,病病人应该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防止血糖超标,但仍应保持占能量的60%~65%。单纯的少食碳水化合物反而会使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还有晚上只吃菜不吃饭可减肥的误区。减肥的关键是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的平衡。少吃饭可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多吃菜肴会增加脂肪的摄入,产生的能量更高,达不到减肥的目的。
还有一些关于老年人饮牛奶会引发白内障的误解。实际上,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益。白内障的形成有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归因于饮牛奶。
最后是关于冬令进补要补蛋白质的误区。补是针对缺而言,不缺就不补。在我国膳食结构中,蛋白质供给量是足够的,一般人群没必要再补充蛋白质。相反,过多的蛋白质补充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更容易产生缺钙。
另外要澄清的是,补充维生素C易患肾结石的误解。维生素C是酶的辅因子,与身体的许多功能有关,包括胶原的合成、伤口的愈合、血管的脆性等。只要每天摄入量在1000毫克以内,是不会发生肾结石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对于各种观点要保持质疑和的精神,尤其是在涉及到我们健康的问题上,更应该听从科学的解读,而不是盲目相信流言蜚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实习编辑: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