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补水”可以靠白色食品
立冬过后,北方的室内因为开始供暖而带来了一种微妙的挑战:空气逐渐变得干燥,仿佛每一寸肌肤都在发出呼喊,人们可能会感到肌肤粗糙、唇裂起皮、口舌干燥、体乏力弱等。这些都是身体在呼唤水分。仅仅大口喝水并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燥气伤阴,喝进去的水分往往难以留存。这时,我们的饮食策略需要调整,通过食补让身体重新充盈水分。
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是明智之举。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杨力教授建议,秋冬季节的燥气会导致体内有火,而果蔬既能补充水分,又能养阴润燥。翻开食物成分表,你会发现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每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至毫升的水分。从一日三餐中摄取水分并不困难,不妨充分利用每一餐来补充水分。
“白色食物”在这个季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医认为通过润法来消除燥热,而五行五色原理引导我们多吃一些“白色食物”。比如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等,都是极佳的选择。其中,白菜和萝卜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滋补佳品。尤其是萝卜,《本草纲目》甚至称之为“蔬中最有益者”。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更是梨和苹果的数倍之多。
在烹饪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多汁的流食来补水。比如雪梨羹,将雪梨、银耳、百合一同煮制,加入藕粉,有清热生津、化痰润肺的功效。还可以尝试制作百合莲子小米小枣粥,这道菜能滋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在干燥的冬季,这些食谱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冬季晨起喝上一杯蜂蜜水,或者在早餐的豆浆或牛奶中加入蜂蜜,都能有效缓解冬季皮肤缺水少油、体内积火燥热的症状。
除了这些,冬季补水还应注意两点。一是少辛增酸,应多吃山楂、柚子等清润甘酸的水果,它们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蠕动。二是要少吃盐。高盐饮食可能导致口腔细菌滋生,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炒货如瓜子、花生等也要少吃,因为它们既咸又干,同样可能损害咽喉健康。
在这个季节里,让我们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来滋润身心吧!让水果和蔬菜成为我们的朋友,让“白色食物”为我们的健康加分。注意少辛增酸和减少盐分摄入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寒冷的冬季里保持健康的状态和充满活力的生活。(责任编辑:麦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