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食用不当当心变毒药
中国的老百姓常把鸡蛋视为滋补佳品,食用鸡蛋不仅能增强记忆力,还能保护心脏和动脉血管,预防癌症并延缓衰老。但若无法正确加工和食用,这些补品可能会变成“废品”甚至“毒品”。我们必须深入了解鸡蛋的学问,以防范潜在的问题。
切记不要食用未熟的鸡蛋。鸡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和抗蛋白物质,它们会影响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未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没有被分解,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鸡蛋还可能带有细菌,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鸡蛋必须经高温煮熟后再食用。
鸡蛋也不宜煮得过老。煮得时间过长的鸡蛋,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蛋白质也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
炒鸡蛋时不需要放味精。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天然鲜味成分,与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重复添加会破坏鸡蛋的天然鲜味。在炒鸡蛋时应避免使用味精。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将糖与鸡蛋同煮,因为这会产生一种有害的糖基赖氨酸物质,破坏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煮熟的鸡蛋在冷水浸泡后也不宜存放,因为这种做法会导致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侵入,使鸡蛋容易变质。
关于如何吃鸡蛋最营养的问题,煮蛋的吸收和消化率最高为100%。蒸蛋羹和蛋花汤也是儿童和老人最易消化吸收的吃法。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的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会产生刺激作用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至于鸡蛋的食用量,作为高蛋白食品,过多摄入会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和肾脏负担增加。孩子和老人每天食用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食用两个较为适宜。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因为蛋白和蛋黄都含有各自独特的营养成分。
为了获得鸡蛋的营养价值并避免潜在风险,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烹饪方式、避免过度加工、注意存放方式并适量食用。这样我们才能充分享受鸡蛋带来的健康益处。(责任编辑:王健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