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吃肉太多易伤心伤脑
吃肉太多,伤身又伤脑
科学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早期的人类饮食中,只包含蔬菜和水果,而并不涉及肉类。直到冰河时期结束后,随着水果、坚果和蔬菜的短缺,人类才开始以死亡的动物为食。虽然困境过后,素食供应恢复了,但吃肉的习惯却沿袭至今。如今,我们身边不乏“肉食动物”,他们每一顿饭都离不开肉,如汉堡、烤肉、烤鸭、红烧肉等。
根据200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每天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远超过推荐标准。尽管过量食肉对人体有害的警告不断响起,但许多人仍对肉类情有独钟。美国的心脏病研究委员会指出,大量食肉与心脏病、肥胖等代谢病密切相关。甚至,一些看似不相关的疾病,如关节炎、胆病、老年症等,也与过量食肉脱不了干系。更令人担忧的是,吃肉过多还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情绪暴躁、欲望强烈,并可能影响智力。
专家指出,虽然过量食肉不利健康,但放弃肉食也并非养生之道。他们提倡的是膳食平衡。肉一般分为三类:畜类、禽类和水产。每类肉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适宜人群。
例如,牛肉是最强壮的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且脂肪含量高,因此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羊肉是最滋补的肉,具有温补功效,对虚寒病人有益。但羊肉性偏温,并非人人皆宜,某些疾病患者需忌食。猪肉是最补铁的肉,但肥肉中的脂肪含量高,多吃可能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
专家建议,每天摄入瘦肉的量应控制在一副扑克牌大小(约7
肉中的蛋白质可以用牛奶、豆类来替代获得,但B族维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锌、铁等矿物质是无法用蔬菜水果来替代的。“我们不是不需要肉,而是不需要过多的肉。”营养专家指出。
除了控制肉类的摄入量,还需要注意肉类的种类和烹调方法。体力劳动者适合吃红肉,而脑力劳动者则宜多吃白肉。不同的人群根据身体需求和状况应选择不同的肉类。肉类的烹调方法应该遵循“低脂”的原则,比如涮肉、蒸肉、烤肉(温度不过高)三种吃法,既能保证营养供给,又不会加重慢性病。
吃肉太多不仅伤身还伤脑。我们应该保持膳食平衡,适量摄入肉类,并选择健康的烹调方式,以保证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