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健康吃粽有窍门
随着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逐渐临近,各式各样的粽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眼花缭乱。肉馅、水果馅、豆沙馅、枣馅、栗子馅等各式粽子琳琅满目,让人不禁陷入选择困难,不知该品尝哪种,也不知该吃多少才够。其实,吃粽子也是一门学问,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粽子虽美味,但食用时却需适量。粽子大多以糯米为主,其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且含有过多的油、盐、糖。以一个普通的粽子为例,其含米量约为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500卡路里。专家建议,吃粽子时,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则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时,搭配蔬菜、水果,有助于肠胃蠕动,避免肠胃不适。而且,为避免消化不良,睡前两小时最好避免食用粽子,并避免与寒性瓜果类一同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特定人群来说,粽子的食用更是需要谨慎。心血管病患者应少吃或不吃肉粽和豆沙粽子,因其属于油腻食品,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从而诱发并发症。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粽子黏性大,过量进食易造成消化不良,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胃、肠道病患者食用粽子后可能会加重消化酶的负荷。糖尿病患者食用含糖量高的粽子时更需节制,以免损害胰岛功能,引起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尽管专家们提醒我们美味的粽子不可多吃,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窍门,仍然可以兼顾美味与健康。在食物搭配上,端午节期间不要只以粽子为主食,而忽略了其他食物的摄取。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辅以水果,以达成营养均衡。注重高纤饮食,用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等部分替代糯米,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选择低油、低脂肪的肉粽或采用瘦肉、海鲜等食材制作粽子,别有一番风味。
在阅读粽子的营养标示方面,现在许多包装粽子已经开始标示营养成分,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消费者应养成阅读营养标示的习惯,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符合的粽子,让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但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关注健康。只要掌握一些窍门,美味与健康其实可以兼得。让我们在端午节期间,注重食物搭配、高纤饮食和适量油量的摄入,仔细阅读营养标示,过个轻轻松松、健康美味的端午节!(责任编辑:骆丽萍 实习编辑:杨权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