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如何偷走你的健康
美国将全面禁止人造反式脂肪: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反式脂肪的健康风险?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年内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以降低心脏疾病发病率。那么反式脂肪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呢?本期,《生命时报》为您解读关于反式脂肪的种种疑问。
我们来了解一下反式脂肪的来源。反式脂肪是一大类含有反式双键的脂肪酸的简称。其主要来源分为天然和加工两大类。天然来源主要是反刍动物,如牛及其乳制品。调查数据显示,每100克生鲜牛羊肉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而加工来源则包括部分氢化的、精炼的植物油以及长时间高油温烹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闻中所指的人造反式脂肪主要来源于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这类植物油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如耐高温、不易变质、能增添食品酥脆口感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那么,反式脂肪对健康有何影响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反式脂肪与心脏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它不仅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还会提升三酯和脂蛋白的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这些变化都可能导致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增加。除此之外,尽管关于反式脂肪与其他健康问题的关系存在一些争议,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反式脂肪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健康存在明显的潜在危害。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完全避免摄入反式脂肪呢?实际上,完全避免摄入反式脂肪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天然食品如牛羊制品和奶制品中就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关键在于控制摄入量。只要不过量摄入,健康风险就是可控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应低于1%。对于中国人来说,平均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量相对较低,大城市的居民摄入的反式脂肪供能比更是明显低于其他国家或地区。
对于如何减少反式脂肪的摄入,《生命时报》给出了以下建议。控制烹饪过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是关键。除了控制植物油的用量外,还应关注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中是否含有氢化和部分氢化油脂。部分国家标准对反式脂肪的最高限量也做了规定,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留意这些规定。值得注意的是,《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如果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低于一定标准,可以在标签上标示为“0”,但这并不意味着食品中完全没有反式脂肪。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查看标签上的信息。除此之外,选择健康的饮食模式、适量运动以及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因反式脂肪摄入过多导致的健康风险的重要措施。
《生命时报》提醒广大消费者关注反式脂肪的摄入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健康风险。尽管美国即将禁止人造反式脂肪的使用但我国消费者也不必过分紧张关键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时刻关注食品安全信息以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编者注:本报道内容仅供参考)虽然植物油相较于黄油和奶油的反式脂肪含量要低很多,但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植物油的使用频率更高,因此植物油在控制反式脂肪方面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式脂肪的摄入量,我们首先要关注烹调中植物油的用量。
对于那些含有氢化油脂的食品,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在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中,氢化油脂有许多“马甲”,如氢化XX油、部分氢化XX油、XX起酥油、人造XX油、麦淇淋、植物黄油以及酥皮油等。当您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如果配料表中包含上述成分,一定要仔细查看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选择那些不含反式脂肪或反式脂肪含量较低的食品,这样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控制反式脂肪的摄入。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日常家庭烹调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油温过高和反复煎炒烹炸。过高的油温不仅会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还会产生更多的反式脂肪,从而增加我们的健康风险。采用健康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等,不仅可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减少反式脂肪的摄入。
本文仅由湘120健康网独家授权使用,任何未经版权方授权的转载行为将被视为侵权。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关注自己的健康,合理使用植物油,并谨慎选择食品,共同维护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