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益生菌存在四大误区
标题:益生菌的活性之旅:如何确保每一滴都物尽其效?
在维护我们肠道健康的众多要素中,益生菌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它们必须保持“活的”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健康效应。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理念,更是益生菌发挥功效的基础所在。
益生菌,这些有生命活力的微生物,从生产到最终到达我们的肠道,每一步都是一场考验。从菌种的筛选、生产环境的控制,到包装、物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会消耗益生菌的活性。而只有当它们成功通过这些关卡,最终在我们的肠道中定点繁殖存活,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有些益生菌产品虽然标注的菌数高,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能够成功到达肠道并繁殖的活菌数量实则很少。这就好比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益生菌需要在极端环境下穿越重重障碍,才能最终抵达目的地。
那么,如何确保益生菌的活性与数量呢?这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初始的数量。益生菌的需要量与肠道正常菌群的缺失程度以及有害菌的存在数量有关。每天至少有1920亿的益生菌被认为是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最低限。而我国的相关标准也明确规定,产品中活菌的数量需达到每毫升100万个,否则就不能保证最终到达大肠的活菌量。
益生菌的功效并非以“种类”为标准,而是以“菌株”为准。并非所有的菌种益生菌都具有相同的效果。目前市场上被普遍认为是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为主的复合活性益生菌。
许多人每天都会喝酸奶和乳酸饮料,期望从中获取足够的益生菌。他们仍然会出现肠道问题,如放屁臭等。这是因为益生菌的生存条件非常严苛,一旦离开其培养环境,其活菌数目和活性就会在短短的24小时内大大降低。而酸奶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往往要经过一系列漫长的过程,期间的温度变化会大大破坏益生菌的活性。酸奶中的益生菌数量少,活性也差。更糟糕的是,这些益生菌往往没有抵抗胃酸、胆汁及酶的能力,要顺利到达大肠非常不容易。市面上的酸奶和乳酸饮料中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甜味剂、增稠剂、色素、香精等成分,这些成分也不利于健康。
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菌种和数量,更要关注其活性。只有确保益生菌的活性,才能确保我们的肠道健康得到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