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吃蔬菜等于吃垃圾
蔬菜,充满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绿色宝藏。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更含有多种保健功能因子,不仅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素,还具有润肠通便、抗衰老、降血脂以及预防和肿瘤的功效。在享用这份大自然的馈赠时,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如何吃蔬菜呢?
生活中,很多人因吃法不当,让蔬菜中的有益物质大量丧失或遭到破坏,甚至让有害物质危害健康。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至关重要。
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先切后洗。许多营养素及有益物质都是水溶性的,切细切小后的蔬菜在洗涤过程中会使营养物质大量流失于水中。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洗后切再烧煮,以保留蔬菜的“生命力”。
挤掉菜汁也是一大误区。在做菜时,有的人为了成型或包馅的方便把蔬菜汁水挤掉,这样做会丢掉菜中70%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让蔬菜的汁水渗到其他馅子中,不仅保留了营养,还能使食物更加美味。
久藏的蔬菜同样不可取。变蔫的蔬菜不仅口感不佳,维生素C也会大部分被破坏。而且,蔬菜中的毒素可能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我们要尽量吃新鲜的蔬菜,享受大自然的原味。
除此之外,冷藏不当、盲目生吃、烧煮时间长、隔顿隔夜吃、加油太多、菜汤必须倒掉、吃得太多等也是常见的错误做法。
对于冷藏,大多数蔬菜的适宜保存温度是3℃-10℃。黄瓜不能低于10℃,如果放在4℃左右的冰箱里冷藏,颜色会变深,瓜体变软,切开后可见到透明状胶状液体,失去原有的清香味。
有些蔬菜本身含毒,必须经加热烧煮才能破坏其中的毒素。可生吃的蔬菜必须是本身无毒且未受污染的品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蔬菜都喷洒过农药,即使浸泡清洗也只能除去30%左右的农药,生吃这种蔬菜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
炒菜时维生素和部分水溶性营养素会溶于汤里,如果炒菜之前已经用水焯过一次,去掉了草酸、亚硝酸盐和农药,并且炒的时候油和盐放得比较少,那么菜汤是可以喝掉的。
蔬菜虽然好处多多,也不能多吃。大多数蔬菜不易消化,特别是含很高粗纤维的蔬菜,大量进食后容易诱发胃肠疾病或加重患者病情。大量纤维素会影响钙、锌吸收,特别是对于孕妇和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蔬菜中的蛋白质大多属于“不完全蛋白质”,缺少人体许多必需氨基酸。每天蔬菜的适宜摄入量是300克-500克。
正确吃蔬菜是一门学问。让我们在享受蔬菜美味的也注重健康与营养的全面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馈赠所带来的健康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