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饮食要有“谱”(图)
春节饮食搭配与养生:合理全面,科学烹调,适度饮酒,巧吃剩饭菜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的聚会总是少不了吃饭。如何安排饮食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保持身体健康呢?下面就来谈谈一些重要的原则和建议。
一、合理全面的饮食搭配
春节期间,尽管鸡鸭鱼肉仍是餐桌上的主角,但过多的荤食容易造成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在选择肉类时,应多选用脂肪含量少的肉类及鱼、虾,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深海鱼、兔肉、羊肉、鹅肉、鸭肉等。要注意和素菜的搭配,选用抗氧化能力强及叶绿素、维生素C、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如芹菜、紫甘蓝、芥菜等。这些蔬菜有利于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促进胃肠蠕动,使动物蛋白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一些有毒物质尽出。总的饮食原则是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蔬菜类∶菌藻类为1∶1∶1为宜。还应尽可能少摄入收敛性强的食物,如山药等,以减少便秘的发生。
二、科学的烹调方式
除了食材的选择,烹调方式也至关重要。能生吃的蔬菜就不熟吃,能凉拌的就不炒制,以减少加热过程对维生素的破坏。荤菜应尽量用蒸、煮、炖的方法加工,少吃煎、炸、烤的食物。提倡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清淡爽口,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量。生吃蔬菜时要注意卫生,必须彻底洗净。
三、注意饮食的规律性
除了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科学的烹调方法外,还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生活不规律和暴饮暴食是许多人在假期中的通病,这对健康十分不利。长假期间应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特别要吃好早餐。患有痛风、胆囊炎等疾病的人,节日里更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摄入量的控制,以免病情复发。
四、适度饮酒助兴不伤身
春节期间,餐桌上少不了酒。适量饮酒无可厚非,但要把握好度,酒的种类也要有所选择。空腹喝酒的害处非常大,不但容易喝醉,而且对食道和胃黏膜的刺激性相当大。过量饮酒对肝脏的伤害很大,尤其是患有肝病的人更不能饮酒无度。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同样不能过量饮酒。饮酒前最好适当吃一些水果或点心,以延缓酒精被吸收的速度。葡萄酒和黄酒是不错的选择,适量饮用具有开胃健脾、抗衰老等作用。
五、巧吃剩饭菜健康不浪费
过节期间,面对丰富的主食和菜品,如何妥善处理吃剩下的饭菜呢?最好还是吃多少做多少或点多少,这样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又能保证营养。对于提前做出的煎炸食品,要适量食用,避免过量。
春节期间的饮食要注意合理搭配、科学烹调、适度饮酒、巧吃剩饭菜,这样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由于寒冷的天气,我们常常将馒头、年糕、豆包等主食存放在户外的“天然冰箱”里。这样的存放方式不仅方便,还使得这些主食得以在低温下保存。在我们制作面食的过程中,尤其是发面时,老肥里通常含有腐败菌。尽管在蒸制过程中大部分细菌会被杀死,但仍有可能有少量存活。在气候反常的冬季里,室外温度较高,湿度适宜时,这些残留细菌就会迅速繁殖,导致食物变质。我们必须警惕食物发黑、发黏、出现霉点等现象,一旦发现食物变质,应立即停止食用。
实际上,为了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安全,我们可以选择将主食存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冷冻室能提供一个更低的温度环境,让食物保存更长时间并保持良好的新鲜度。相较之下,冷藏室的温度较高,容易导致食物变质。对于煎炸食品来说,由于其已经脱水,也能存放一段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煎炸食品是用油脂加工的,长时间存放会发生酸败。酸败是油脂氧化的结果,摄入酸败食物可能导致中毒、基因突变以及损害人体内的酶系统,加速衰老。我们应该避免反复煎炸,并使用新鲜的油脂。用过的油脂最好不要再次使用。对于吃剩的煎炸食品如炸虾、炸鱼、炸鸡等,在食用前可以再进行一次油煎,并搭配新鲜蔬菜食用。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物质,能有效减少油脂中过氧化物对人体的伤害。
那么对于吃剩的蔬菜是否可以再吃呢?王宜提醒我们,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过量食用会引起中毒症状包括全身乏力、心慌气短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的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吃剩的蔬菜一定要避免再次食用。王宜特别提醒老年朋友,虽然节约是一种美德,但健康更为重要。不要因为节约而勉强吃下变质食品,如果因此生病则更加不值得。在寒冷的冬季里,让我们确保食品安全与健康并重。(实习编辑:巫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