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腿冷食疗帮你防治
在冬春交替的寒冷季节里,尤其是在不活动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感到下肢,尤其是脚部冷飕飕的,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有些人即使在气候宜人,鞋袜保暖的情况下,仍会感觉到下肢异常寒冷,甚至伴随麻木感。那么,这种非正常的下肢发冷究竟与哪些疾病有关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可能的病因。
考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此病的初期症状往往是在受寒后感到足部发冷、麻木和疼痛,行走时小腿会感到酸胀和乏力。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肢的温度降低、怕冷、麻木感加剧,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
我们还需要考虑闭塞性动脉硬化。这种病的早期症状包括患肢发冷、麻木感以及间歇性跛行。随后,患肢可能出现皮肤苍白、触觉减退、温度降低、肌肉萎缩以及趾甲变形等迹象。对于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人来说,应特别警惕这些症状。
肢端动脉痉挛症,也称雷诺氏病,是由于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肢体末端小动脉痉挛。其表现为四肢远端的阵发性发白、紫绀、潮红和疼痛,通常是由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所诱发。
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多发性大动脉炎。据报道,近20%的患者是由于动脉炎症波及下肢大动脉,导致下肢缺血缺氧,表现为下肢冷感,并伴有下肢疲软、麻木、疼痛以及间歇性跛行。
一旦出现异常的下肢冷感,应及时就医诊治。对于没有出现上述疾病但仍有下肢冷感的人,这可能与中医的阳虚寒凝有关。中医认为,脾阳不能通达四肢时会出现脾虚;肾阳虚不能温暖四肢则表现为阳虚。对此,应以温补脾肾、活血通脉为治疗原则。
在此,为大家推荐几款食疗方:
1. 当归15克、生姜30克、桂枝10克,与羊肉1500克同炖,每周2-3次,可活血通脉、温肾暖脾。
2. 附片10克、花椒15克、小茴5克,与狗肉1500克同炖,同样有活血通脉、温阳散寒的效果。
3. 肉桂、小茴、花椒、干姜、干辣椒各10克,与牛肉1500克同炖,每周23次,可温肾暖脾、活血通脉。
4. 苁蓉、熟地、当归、肉桂、小茴与羊肉同炖,效果亦佳。
(实习编辑:刘小玲)这些食疗方法既能够温暖身体,又能够调理身体机能,不妨一试。但请注意,若出现持续的不适感,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