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摄入高钙危害大
近年来,广告宣传将补钙作为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的新研究对补钙治疗的疗效提出了质疑。研究结论指出,目前无法证实钙能有效预防骨量减少。更令人关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和瑞士的研究发现,摄入高钙的骨质疏松患者,其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上升了50%。这表明,高钙摄入并不一定能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反而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
有专家指出,单纯通过日常饮食中摄入含钙较高的食物来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理论并不全面。高钙摄入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有害。高钙摄入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现象,如粥样病变等。
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体对钙元素吸收的减少是骨骼系统退变的一个重要因素。骨质疏松的真正发病原因在于体内激素调节紊乱导致的内分泌代谢异常。这种代谢异常使得骨骼对钙元素的摄取、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导致骨骼病变。骨质疏松的治疗应着重于有效提高骨骼对钙元素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仅仅通过口服单纯补钙,是无法纠正骨骼对钙元素的利用障碍的。
医学研究已经表明,维生素D3与钙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消除高钙所致的部分副作用。体内钙的平衡可以通过低剂量的活性补充而保持。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维生素D3的缺乏比钙的不足更为重要。活性维生素D3不仅是钙被机体吸收的载体,而且只有在活性维生素D3的作用下,钙才能被骨骼利用,从而减少骨质疏松所致的骨折发生率。
防治骨质疏松补充维生素D3比单纯补充钙剂更为重要。老年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增加适当的户外运动、经常晒太阳,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我们也应该关注其他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热门话题,如皇宫解密、春季饮食、餐桌误区、饮食指导以及防癌饮食等。这些话题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关注。 (实习编辑:万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