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错枣不养颜反伤身
介绍大枣的三大误会:补血、食物相克与食用量
当我们谈论大枣时,有许多常见的误解需要我们澄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枣的世界,真相。
误会一:大枣补血效果好
确实,贫血患者吃大枣是有好处的。大枣与其他水果一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如果我们期待大枣能像肉类那样发挥特别的补血作用,那就错了。虽然大枣中的铁含量在水果中算是较高的,为1.2毫克/100克,但其铁的吸收率极低,并不能被人体很好地利用。虽然其中的维生素C(VC)能促进铁的吸收,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但仅仅依靠吃十几粒大枣,对补血的效果并不明显。
误会二:大枣与某些食物不能一起吃
关于大枣与胡萝卜不能一起吃的说法,是基于胡萝卜含有能破坏VC的氧化酶。胡萝卜中的氧化酶破坏能力非常有限,连自身的VC都无法完全破坏,更不用说要破坏其他食物中的VC了。至于大枣不能与海鲜、大葱等一起吃的说法,更是基于食物相克的胡言乱语,根本不值一驳。
误会三:大枣不宜多吃
大枣(鲜枣)的确不宜多吃。这是因为大枣不仅水分含量低(仅为67%),而且膳食纤维含量高,为1.9%,明显高于其他常见水果。这种高纤维在大枣的皮中更为集中。由于枣皮薄而硬,咀嚼时很难完全捣碎。如果吞下大量枣皮,对于胃黏膜有炎症或溃疡的人来说,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虽然健康人的胃可以承受更多的大枣,但过量仍然可能导致不适。虽然吃多少大枣合适因人而异,但给出一个大致的限量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来确定合适的食用量。
大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但我们不应过分夸大其功效,也不应受到不必要的食用禁忌的束缚。适当地享用大枣,让它成为我们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