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吃太多惹心梗
新闻特写:鸡蛋的极端故事与日常营养平衡
近日,一则新闻在街头巷尾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年仅26岁的青年因痴迷武术,坚信鸡蛋是增强体力的最佳食物,每天豪吃十个,持续五年之久。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在一次练武过程中,他突然感到胸痛,最终晕倒在地。经过医院的详细检查,他患上了严重的高血脂症,血脂水平比常人高一倍多。原来,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逐渐形成血栓,最终导致了心肌梗死。幸运的是,医院及时为他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将他从鬼门关拉回。
作为一名医生,我接触到了许多在鸡蛋消费上走向极端的例子。一些人因为恐惧鸡蛋中的胆固醇,将其完全排除在食谱之外,长达一两个月不吃一颗;而另一些人则视鸡蛋为增肌圣品,大口大口地往肚里吞。无论是过少还是过多的摄入,对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和满足机体需求,同时避免营养过剩,每人每天食用1个鸡蛋是比较合适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当天已经摄入了大量的鸡鸭肉,就无需再吃鸡蛋了。因为鸡鸭肉中也含有一定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关于鸡蛋的食用方式,也有一些常识需要了解。从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说,煮蛋的吸收率最高,达到100%。其他如炒蛋、嫩炸、老炸、开水冲蛋、生吃等,其吸收率虽然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煮蛋是最佳的选择。尤其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蒸蛋羹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种方式能使蛋白质松解,更易被消化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鸡蛋中的营养需要与其他食物搭配得当。例如,鸡蛋中的蛋白质与蔬菜中的某些成分结合有助于营养的吸收;而与豆浆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则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因此豆浆和鸡蛋应分开食用。鸡蛋中含有特定的物质,与某些氨基酸在加热后会产生谷氨酸钠,即味精,因此在炒鸡蛋时不宜再放味精。
我们还需要注意运动和饮食的平衡。摄入多少食物就需要消耗多少能量,不要使能量在体内累积。许多年轻人为了增肌过量食用鸡蛋或蛋白粉,这对肾脏其实是一种负担。长期如此,会对健康造成影响。我们应该从这篇新闻中吸取教训,学会在营养摄入上把握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