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并不是要完全卧床休息
被传统观念所左右,许多新妈妈坚信产后应该静养一个月,完全卧床休息。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对产后恢复并不利。
新妈妈在产后的最初几天确实需要充分休息,这段时间内,家人的精心照料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让她们的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但我们也应该鼓励正常分娩的产妇尽早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单纯地依靠补充营养或卧床休息,是无法帮助腰腹肌肉弹性得到恢复的。想要促进腹部肌肉的收缩,还需要借助适当的体育锻炼。
具体何时下床活动,应根据每位产妇的实际情况来定。对于那些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了会阴撕裂伤、会阴侧切手术或其他症状的产妇,产后7至12小时就可以试着在床上坐起,第二天便可以下床在室内走动。这样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和子宫的复旧。而对于有会阴切口的产妇,则需要再晚一些时候下床行走。接受剖宫产的产妇,经过充分休息后,第四天可以开始下床走动。待拆线后并经医生检查伤口无恙后,便可以做产后保健操。
在下床之前,产妇需要先在床上坐一会儿,感觉身体状况稳定后再下地活动。产后的活动应该轻柔且循序渐进,让身体逐渐适应。逐渐增加的活动量有助于下肢血液循环的加快,增进食欲,减轻排大小便的困难。它还能促进恶露排出、子宫复位以及腹壁和盆骨底部肌肉紧张度的恢复。这有助于预防产后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并发症。产后15至20天,正常分娩的产妇可以适当承担一些轻便的家务劳动,如扫地、做饭等。同时坚持做产后体操,这有助于减少腹部、腰部、臂部等处的脂肪积聚,避免产后肥胖,帮助产妇恢复体形。
我们应该明白产后休息与活动的重要性,摒弃传统观念中的误解。合理的休息与适当的活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健康和美丽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