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必须学会自我激励
激励的力量:从内心深处点燃希望之火
激励,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与希望,它能激发潜能、催生智慧、鼓舞斗志。没有激励,学习便失去了动力,行为也难见成效。生命需要激励,学习更是如此。
曾有一位美国小说家描绘了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生命因激励而重燃的故事。艺术家病重,当窗外的树叶一片一片飘落时,她感到绝望。一片顽强的树叶在寒风中屹立,给予她生的希望。一位好心的画家为她画下了这片永不凋落的树叶,正是这片树叶,让她重新产生生的欲望,最终战胜疾病。这虽为小说情节,却科学揭示了激励对生命力的巨大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一所中学进行过一次实验。他与学生交谈后,随机圈出了一些学生的名字,并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天赋异禀、前程似锦。过了一段时间,这些学生的进步显著。罗森塔尔正是运用了激励的原理,唤醒了学生的自信感,产生了进步的力量。这就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的罗森塔尔效应。
激励的力量得到了许多有力的证明。一个身患癌症的美国病人,在腹中的孩子给了她巨大的激励后,为了孩子与疾病顽强斗争,最终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激励的力量源于自我奋发向上的心理,如果自我否定,就无法产生力量。实验也证明,经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的人,更能发挥出超乎寻常的力量。
人生的成功与否,不仅与外部环境有关,更与自我激励息息相关。创造型人才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怕失败、不迷信权威,拥有强烈的自信心。他们正是凭借这种自信与自励,勇于实践、敢于坚持,最终取得成功。例如,名叫芳芳的小女孩,通过心理辅导学会自我激励后,从不敢参加体育活动到敢于尝试潜水、跳伞等冒险运动,她的转变令人惊叹。
我们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自我激励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激励的源泉,坚定信念、努力奋斗、敢于挑战、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是一片不落的树叶、一个孩子的诞生、还是内心深处的自我激励,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股力量,让我们充满希望、勇往直前。他怀揣着壮志壮志,决心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他要亲自它们的源头与流域;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他立志攀登这些世界的巅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他渴望与这些自然界的神奇生物共同驰骋在广袤的大地上。他想要重走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历史古道,追寻他们的足迹,感受历史的厚重。他还梦想着像电影《人猿泰山》中的主角那样,挑战自我极限,驾驭天际的飞行器,感受风雨与飞翔的魅力。
不仅如此,他还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阅读莎土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智慧的养分。他渴望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乐曲,书写一部传世之作。他梦想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与风情。结婚生子,建立自己的家庭,享受家庭的温馨与幸福。他的梦想清单中,还有一项特殊的计划参观全球,未知的领域。每一项计划都被他精心编号,一共有127个目标。
如今,约翰戈达德已经经历了8次死里逃生和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完成了其中的106个目标。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踏上神秘而古老的中国,感受这片东方的土地的魅力。他的生命因这些目标的追求而充满力量,正是奋发向上的自我激励精神支撑着他不断前行。
激励的力量是如此重要,它促使我们不断地自我鞭策、自我鼓励。美国心理专家马斯洛曾向他的学生们问道:“你们谁有勇气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谁有志于成为议员、州长甚至总统?谁愿意担任联合国秘书长?谁梦想成为伟大的作曲家?谁渴望成为圣人?谁将成为伟大的领导者?”学生们往往缺乏勇气去承认自己的愿望。
马斯洛又会问他的研究生:“你们中谁将写出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同样,研究生们也会因为害羞或缺乏自信而不敢勇敢地宣称自己的雄心和才气。我们需要为自己加油,为自己鼓励,经常为自己鼓气的人一定可以创造更大的成绩。生命需要激励才能焕发活力,创造需要激励才能迸发灵感。
歌德曾说过:“失掉财富,你几乎没有失去什么;失去荣誉,你就失去了许多;而失掉了勇气,你就失去了一切。”心理学的研究也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人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乐观的情绪和无坚不摧的勇气。这样的人将不断再接再厉,自强自立,永远充满力量。实习编辑: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