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服药会使胃更加痛
胃痛患者的用药禁忌
胃病痛苦,治疗更需慎重。对于胃痛患者来说,镇痛药绝非首选。根据一项抽样调查,服用镇痛药后,高达40%的人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其中,20-30%的人会引发胃炎,甚至黏膜损伤;2%-4%的人可能发展为胃溃疡;更严重的,有0.5%的人可能出现胃穿孔,0.4%的人因此导致死亡。
目前市面上的镇痛药种类繁多,包括处方和非处方药。这些药物的化学成分如非那西汀、氨基比林、咖啡因和笨等,都会对胃产生刺激性,可能导致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咖啡因和氨基比林,刺激性更大。咖啡因除了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还能促进胃酸分泌,这可能会使胃十二指肠的炎症及溃疡症状加重。
对于胃痛患者来说,随意服用镇痛药无异于在原有的胃部病变上雪上加霜。专家建议,如果确实需要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以尽量避免对胃肠道造成伤害。
胃药也不能随便服用。胃病并非简单的病症,其种类繁多,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等。不同类型的胃病在病变部位、程度和病因上都有所不同,因此用药也应有区别。现实中很多人在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仅凭经验购买药物服用,这不仅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市面上90%以上的胃药都有抑制胃酸的作用。对于因胃酸过多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溃疡则并不适用。这是因为抑制胃酸的药物虽然能缓解疼痛,但也可能掩盖症状,使患者忽视疾病的本质。对于胃溃疡患者来说,这类药物可能使胃部酸性环境变得更弱,反而利于细菌生长,加重病情。
即便是胃药也不能随意乱吃。治疗胃病需遵医嘱,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毕竟,胃病的治疗并非简单的自我药疗,而是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诊断。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胃病,正确用药,保障健康。(实习编辑:陈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