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 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在我于加拿大McGill大学进修的日子里,我的导师Friedmen邀请我参加他女儿的婚礼。令我惊讶的是,他的女儿年仅19岁,大学尚未毕业,所学专业竟然是印地语系,似乎并未继承Friedmen的应用学科衣钵。于是,在一次集体讨论后,我好奇地问他,为何不为女儿选择一条看似更稳妥的道路?Friedmen用他蓝色的眼睛慈爱地注视着我,问道:“什么是更稳妥的道路呢?”
我思索着回答:“让她选择应用心理学、金融或国际关系等热门专业……”Friedmen微笑着打断我:“那么,什么样的专业才是好的呢?”我接着回答:“那么她可以进入优秀的机构,成为一名专业人士,找到一位如意郎君,过上幸福的生活。”
Friedmen听后笑了:“可是我现在就能确切地感受到,我女儿现在就很幸福。”他接着分享了他的看法:“如果当时我粗暴地阻止她和Joe的交往,并强迫她去学生她不喜欢的金融专业,她可能会顺从我的意愿,进入一家好工作,嫁个有钱有地位的男人。在某个平凡的夜晚醒来,她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她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嫁给了不爱的人。也许她会尝试用心理暗示来应对这种困境,但更大的可能是她最终不得不向我求助,因为她陷入了困境。”
“现在,虽然她选择了一条可能充满艰辛的道路学了一个冷门专业可能导致失业或被派往偏远地区做社会工作,但她在这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一切都在我的视野之内,我会心痛,但我知道她不会抱怨。她会在每一个挑战中寻找幸福的踪迹。如果她觉得这样很幸福,那么这条路对她来说就是正确的。如果她觉得不幸福,她自然会回来找我。我又何必多此一举去安排她的道路呢?”
这一刻,我恍然大悟:让孩子直面自己选择的路,即使他们选错了、走错了,也会从中收获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正如把孩子放到森林里,他们也有可能自己找对路出来。相反,那些总是为孩子安排平坦道路的家长,却剥夺了孩子选择的能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其实,无论弯路还是直路,重要的是孩子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