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低血糖昏迷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交感神经兴奋与低血糖的神经反应
当血糖迅速下降时,人体的交感神经会出现一系列兴奋的表现。这时,人体为了应对血糖的急速降低,会产生代偿反应。这一系列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大量出汗(约占症状总数的1/2,多见)、心跳加速(约占1/3)、视力模糊、强烈的饥饿感、软弱无力(约占有1/4~1/3),以及紧张、头晕、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等。这些症状都是身体在低血糖状态下的应激反应。
与此相对,当血糖下降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时,中枢神经受到的抑制则更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中枢神经缺氧、缺糖所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中枢神经的高级区域越高级,其受到的抑制就越早出现,恢复则越慢。具体表现为:
1. 大脑皮质受到抑制:患者会出现意识朦胧,定向力和识别力逐渐丧失,伴随头痛、头晕、健忘、语言障碍,甚至嗜睡和昏迷。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精神失常,如恐惧、慌乱、幻觉和躁狂等。
2. 皮质下中枢受到抑制:此时患者可能表现出神志不清、躁动不安,伴随阵挛性、舞蹈性或幼稚性的动作。心动过速、瞳孔散大,甚至可能出现阵发性惊厥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患者会表现出类似癫痫的症状。
3. 延脑受到抑制: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患者进入昏迷,出现去大脑性强直,各种反射消失,呼吸浅弱,血压下降,瞳孔缩小。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时间较长,患者恢复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如果脑组织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下,可能会造成细胞坏死与液化,导致脑组织萎缩。这将进一步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精神失常或性格发生变异。
许多患者可能表现出混合性症状,即既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又有中枢神经受抑制的表现。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更为常见。
除了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原发疾病的症状,如肝病、恶性肿瘤和严重感染等症状。对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还可能表现出垂体瘤和甲状旁腺疾病的症状。
若出现疑似低血糖昏迷的症状,应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迅速做出判断,并立即抽血检测血糖。如果血糖低于2.8mmol/L,即可确诊为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