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冥想,带给你灵性的光芒
瑜伽的八支分法后三支执持、禅、三摩地,是通向内在世界的桥梁,是开启灵性之门的钥匙。
在执持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制感的重要性。制感是前五支的基础,通过练习,使身体逐渐变得纯净通透,心灵也愈加平和。在静默中,我们能找到内在的感受,从而控制并忽略外在的感官刺激。制感的过程,是身体和心灵回归本真的旅程,让感官指向内在,让我们整体统一、放松。
制感,是冥想的重要准备。我们需要花费时间练习,如佛陀所说,观察呼吸的进出,简单而又深刻。坚持每天在固定时间和地点练习,让身心做好准备。冥想是领悟瑜伽内涵的直接途径,不仅限于时,而是贯穿于整个生活。
当身心准备好后,我们开始执持。执持,就是把意识集中在一点上,这个点可以是呼吸、气轮或任何客体对象。周围杂念虽在,但我们已经不在乎了。我们深入集中,意识中心的点越来越明晰,如同尘埃消散。
进一步深入,我们达到禅的境界。禅,是自性的显现,明确而纯净。我们与禅融为一体,成为灵性的中心点。在专注的艺术欣赏、投入的工作中,我们都能体验到这种境界。虽然短暂,但足以刺激、启发我们的灵性和悟性。瑜伽带给我们更多,让我们更深入那灵性的中心点,再深入宁静之中。
我们到达三摩地的境界。在这里,我们超越了客体与主体,没有了二元性,只有那灵性的中心点,散发着不可言语的光芒。我们徜徉在宽广无边的宇宙真理之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简言之,执持中有一个集中的意识念头和周围的杂念;禅定时只有一个集中的意识念头,并与之融为一体;三摩地则超越了这些,达到无我之境。
瑜伽是灵性的修持,必定要开启灵性。在制感的阶段需要投入真功夫,净化身心,舍弃一些世俗的执著。了悟后,我们更懂生活的真谛,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高阶的冥想需要开悟的灵性导师指引,他们经历过那些关键时刻,能看清我们意识的真相,引导我们迈入灵性之门。
日常冥想在安全、放松的氛围中进行,只要平静心灵、观察呼吸即可。日积月累中悟性觉醒、灵性闪光。此刻我们已准备好放下世俗的喧嚣和忙碌回归真我之境开启那永恒的真我们的灵性之旅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