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减轻心理压力的几种运动
运动之所以能让人缓解压力并维持平和的心态,其背后的奥秘与腓肽效应息息相关。腓肽,这一身体内的“快乐因子”,在适当的运动时,能够激发愉悦神经的腓肽效应,将压力和不愉快一扫而空。
对于正在紧张复习的考生们来说,长时间的单调刺激容易引起生理与心理的疲劳。适当的运动锻炼就像是为大脑功能调节的“灵丹妙药”。通过变换刺激强度,运动能够改善大脑的调节机制,促进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
有氧运动尤为擅长使全身得到放松。若希望通过运动缓解压力,可以选择一些轻松、运动量较小的活动,如瑜伽、跳操、散步、打太极等。对于考生而言,参与集体运动如篮球、足球等更能体验合作的喜悦,增强斗志。每日半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是最理想的。
这里提供一种肌肉放松的方法,可以在睡前进行。在安静的房间里,灯光柔和,躺下后掌心向上,两腿伸直,脚尖向外。闭上眼睛,深呼吸,绷紧脸部肌肉约十秒后再逐渐放松。缓慢地抬头、提肩、伸展手臂、提臀、放下腿和脚趾,每动作后都需完全放松。重复此过程五次,有助于缓解身心紧张。
了解运动的人都知道,深呼吸是帮助心率从运动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关键。实际上,当人们紧张时,几次深呼吸也能起到很好的放松心情的作用。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些呼吸减压的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为了净化呼吸、缓解紧张情绪,可以选择一种舒适的姿势,用鼻深吸气,两臂平举至上举,然后急速下放并吐气高喊一声“哈”。这个简单的练习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并排出长期郁积在肺部的浊气。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带着过大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去锻炼,可能会适得其反。过于激烈或运动量过大的锻炼不仅会导致身体疲劳,还可能使原本紧张的精神状态更加恶化。选择自己喜爱的、能产生愉悦感的运动更为重要。运动后要确保及时恢复,避免感冒,并控制运动时间,防止过度疲劳或兴奋。
面对压力时,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紧等。这时,身体需要营养素、氧气和额外的能量来应对。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时,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洋葱、青椒、花椰菜等。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的紧张与疲劳。
运动是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的良方。但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注意运动与休息的平衡,确保在正确的时机进行正确的锻炼,以达到最佳效果。(实习编辑: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