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焦虑症风险较年轻人高4倍
田女士,一位独居香港的70岁老人,丈夫早逝,儿女也已独立生活。她曾是一位积极的义工,2006年的一次意外腰伤使她神经受损,下半身行动不便,走路变得艰难。这个打击让她倍感孤独和无助,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境,甚至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好在家人及时发现并寻求医疗帮助,经过治疗后,她的情绪逐渐好转。
香港《明报》最近的一项关于老人焦虑的调查揭示了令人震惊的事实:高达16%的老人可能患有广泛焦虑症,这一比例是一般人的近四倍。在患有焦虑症的老人中,有七成的老人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还有24%和22%的老人分别担心经济问题和日常起居。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建议老人们多外出活动,保持身心愉快,并呼吁忙碌的家人更多地关心父母。
香港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的荣誉教授麦基恩指出,老人们不仅要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担忧退休后的生活,这些内外压力很容易诱发广泛焦虑症。教授提到,如果老人出现长期焦虑、易倦、无法安静、易发脾气和肌肉紧绷等症状,尤其是当出现以上三项或更多的症状时,便有可能患上广泛焦虑症。
许多老人身边的焦虑症状常常因为家人的忽视而被掩盖。相比于年轻人,老人更容易患上焦虑症,这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退休后心态失衡。从忙碌的工作环境转变到退休后的无所事事,很多老人会感到孤独、自卑、焦虑和恐慌。对健康过度担忧。许多老人患有慢性病,并长期为此感到不安,身边朋友的去世更会加剧他们的焦虑。对社会、对周围环境或家人的不信任,也会加剧老年人的焦虑程度,这种情况在儿女不常在身边或独居的老人中更为常见。
家人需要密切注意老人的情况。如果发现老人经常出现面部扭曲、眉头紧锁、姿势紧张、心跳加速、容易情绪激惹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寻求心理支持并辅以药物治疗。子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预防老人的焦虑情绪并帮助缓解症状:
多陪伴、多探视,常回家看看。与家人一起聊天、共进晚餐等简单活动,都能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和放松。
鼓励老人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书法、太极、唱歌、跳舞等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锻炼心智,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和充实感。
第三,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许多老人对新家电甚至公共场所的新设施感到困惑和无助,从而产生挫败感。家人们应该鼓励他们去尝试、去学习,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挑战。
多交朋友。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可以一起分享喜悦、分担忧愁,这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