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造就孩子的好行为
教育孩子时,鼓励的力量不容忽视。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适当的鼓励犹如阳光雨露,让孩子自信茁壮地成长。
怎样鼓励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呢?让我们一同有效的鼓励之道。
1. 表扬要适度,不必过于频繁。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的喜悦度与表扬的频率成反比。当宝宝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并逐渐巩固后,父母不必经常给予表扬,以免使其失去原有的意义。偶尔的表扬,反而能让宝宝明白父母的关注,明白良好行为的真正价值。比如,当孩子多次表现优秀时,只需给予一次表扬即可,这样的“自然”方式让亲子双方都能感受到诚意。
2. 借助身体语言,传递深情鼓励。
随着宝宝的成长,单纯的口头鼓励已经足够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注。亲密的身体勉励变得更为重要。父母可以使用更有默契感的手势和动作来传达对孩子的骄傲和满意。比如,对孩子眨眨眼睛、竖起大拇指,或者用幽默的方式暗示孩子:“是哪个小巫师骑着扫帚来到这里,把这里收拾得如此整洁?”这样的鼓励方式不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可,更能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3. 创新表扬方式,让暗示更具魅力。
重复的表扬话语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倦之感。父母需要创新表扬方式,让孩子在愉悦中接受鼓励。例如,当孩子完成一项出色的任务时,父母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暗示:“是田螺姑娘来过了吗?否则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变化!”这样的表扬方式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肯定,更容易坚持良好的行为。
4. 记录“表扬日记”,让鼓励留下痕迹。
为了让鼓励的效果更加持久,父母可以为孩子记录“表扬日记”。在日记本中,可以为值得鼓励的行为贴上小红花或红五星,并在旁边加注具体的表扬理由。这样,孩子可以回忆起自己得到表扬的原因,让鼓励更加具有意义。这些无声的赞许将比任何物质奖励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5. 在鼓励中巧妙融入批评。
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父母可以在鼓励的话语中巧妙地融入批评。例如,当孩子整理玩具时只是简单地将不同类型的玩具扔进抽屉,父母可以指出其不足并给出改进的建议:“你把玩具送回了‘家’,做得很好。但你知道吗?每种玩具都有自己的‘睡觉方式’,你是否已经让它们回到了正确的房间?”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肯定了孩子的努力,又引导孩子注意到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孩子将逐渐明白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并赢得更多的鼓励。这种富有智慧的教育方式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实习编辑:陈兴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