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与心理咨询师的本质差别是什么?
当前普遍的观念是,心理医生和医院或精卫中心的医师应当持有国家执业医师的资格。他们的主要职责在于收集患者的信息和资料,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并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评估和诊断。依据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医师会开具药物处方,并在复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指导。从主要职责来看,医师的工作重点在于诊断并借助药物控制症状。
而在国外,心理医生需要具备医师和师的双重资质,既可以在医疗机构工作,也可以从事咨询工作。在中国,心理咨询师的角色逐渐受到重视,其工作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与医师不同,心理咨询师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咨询和辅助治疗,他们通常会收集来访者的信息,进行评估和测量,确定咨询和治疗主题,通过心理技术的运用帮助来访者走出困境。
两者的资质、职能和工作环境虽有所不同,但都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医师注重躯体的治疗,而心理咨询师则更关注精神层面。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医师也会选择获得心理咨询师的资格。
在寻求精神心理科医师的帮助时,需要支付挂号费和药费。而心理咨询的收费则根据小时计费,费用因地区、咨询师资质和知名度等因素而异。
心理治疗技术繁多,犹如武侠小说中的门派,包括精神分析、格式塔、认知行为、催眠等多种疗法。尽管医师和心理咨询师之间存在治疗倾向的争论和职能差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人的身心是一体的,许多疾病并非单纯的躯体障碍。对于严重的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但心理治疗同样重要。
面对心理问题时,我们应及时寻求帮助。途径包括阅读心理学书籍、向他人咨询求教、上网查询或去医院就诊等。当常规检查未发现器质性问题但存在躯体功能问题时,应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疾病患者应前往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或精神心理卫生中心就诊。为了增加诊断的可靠性,可以前往不同的医院就诊。
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应谨慎考虑,主要是因为中医的水平难以鉴定。面对心理问题时,建议对家人和朋友坦诚相告,以获得理解和支持。目前,医院的心理医生主要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功能尚待完善。对于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但其作用在于减缓和控制躯体障碍,对于心灵问题的解决则有限。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其意义和效果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