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神针疗法
神针属于药卷灸法的一种。太乙,是尊贵的意思。清代高士宗日:“太乙者,无上至尊,犹之众职环会而为贵人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帝日:天符岁会何如?歧伯日:太乙,天符之会也。”此疗法对于某些顽固疾病取效甚捷,故名之为“神针”。
太乙神针是与“雷”同类而药物不同的一种疗法。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者为一元二歧,是传统灸法的发展。它最早见于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该书中载有“太乙神针”方药的组成、主治、功能、用法等。可见“太乙神针”疗法定名于唐代。,自唐而后,文献记载很少,到清代雍正时,才有人撰编私刻,而印册极少,流传不广。即有获者,亦秘而不传,故几乎趋于绝迹。《中国医学大辞典》载:“雍正间,潮州镇军范培兰,留心寿世,遍阅方书,有道人踵署,传以此法,其制与雷火针同,而药皆纯正,且用法,隔布七层,不伤肌肉,非若铁针与金石,令人傍徨畏惧。末有秀水杜文澜跋,谓同治甲子春,得是书于旧好王省三司马,以原刻穴图病原,间有舛误,因略加考正,重授梓人”云云。因为文中有“道人踵署”句,故有人臆说此针出于“异人”、“神人”之手等等,此乃故神其说,无大意义。
由于此法来源于民间,简便易行,效果较好,故清以后流传的刊本甚多,其中有不少改编本,如《太乙针方》、《太乙法》、《太乙神针集解》等,内容大致相同。唯咸丰六年,沧州人叶圭对此有了改进,指出“不如以针为灸,较为妥当,取效亦速”。并开始使用“面碗隔姜灸之”的方法,在“太乙神针”灸术的基础上,又有了改进。
【操作方法】
一、方药组成
关于太乙神针的方药组成,社会上流行版本和杂志所载不完全相同,现介绍几种供参考选用。
1.120g、参240g、山羊90g、500g、钻地风500g、500g、川椒500g、500g、500g、240g、500g、500g、祁艾2 000g、1 000g、120g、1 200g,共为细末备用。
2.3g,乳香、没药各12g,牙硝1g,、、各12g,、各1.5g,、各1.2g,、、、穿山甲、防风、、丑牛各6g,、各1.2g,南星1•2g,6g,3g,明雄、各4.5g,麝香6g,6g,艾绒15g,硫磺3g。共为细末,备用。
二、制针
将细软绵绒三四层,平铺于板上,艾绒约15g,药末约15g,匀撒于纸上,卷成20cm长,直径约3cm的针管,愈紧愈好,一端以绒绳扎,一端以牛皮纸封固,制成后,再用蛋清涂刷数遍,令其阴干,切勿日晒,俟蛋清干透,即包存备用,密藏防止漏气,防潮湿。
三、施灸
施灸时将针在火上燃烧,针须烧透而不可烧焦。待针烧好后,按所定穴位,放上布垫,针置布上,使热力由皮肤而达肌腠,使药力由而达病所。初下针时,必须紧按,俟热力高沸时,即轻提慢按。如患者感觉热力过高,则增加布垫,热力低弱,则减少布垫。总以调整到适宜温度为准则。温度过高,可伤及肌肤,温度过低,则功效不大。每穴约灸10~15分钟,冷则易之,每灸5~7次为度。
【主治病症】
本法主要对于衰弱,长年久病,风寒湿痹,寒性腹痛等突病效果较好。对某些病也有良效。
一、强身健体
、。脾胃虚弱,加;身体虚弱,加、。施灸时间:气海穴在立春前后5天灸;关元在立秋前后5天施灸。
二、头痛
。
三、卒头痛
口眼歪斜、牙关紧急、失音、语謇:客主人、、、。
四、咳嗽、哮喘、乳蛾、梅核气、咽喉痛
、、气海、。
五、腹胀、泄泻、痢疾、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