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灸疗法
间接灸也叫隔物灸、间隔灸,即利用其它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这样既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还可借间隔物之药力和艾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治疗效果。该法种类很多,被广泛应用于内、外、一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较好疗效。依其衬隔物品的不同,它又可分为40余种具体灸治方法。
【操作方法】
一、隔姜灸
取新鲜1块,切成厚约o.3厘米的姜片(大小可视施灸部位及所用艾炷大小而定),用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如病人施灸过程中觉局部有热痛感,可将姜片连同艾炷向上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以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次选2~3穴,每穴灸2~3壮,可据病情反复灸治。
二、隔蒜灸
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隔蒜片灸:取新鲜独头紫皮,切成O.1~0.3cm,厚的蒜片,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灸3~4壮后,可更换蒜片,继续灸治。隔蒜泥灸:取新鲜大蒜适量,捣如泥状,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将蒜泥平铺于脊柱上(自穴至穴),宽约2cm,厚约0.5cm,周围用桑皮纸封固,灸大椎、腰俞穴数10壮,以灸至患者口鼻内觉有蒜味为度,此法称之为长蛇灸。
三、隔灸
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饼灸两种。隔附片灸:取熟附子用水交透后,切成0.3~0.5cn厚的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放于施釜部位,上置艾炷点燃灸之。隔附子饼灸:附子研成细粉,加粉或面粉少许(用其粘性),再以水调和捏成厚约0.3~0.6cm的药饼,待稍干,中间用针刺数孔,放于局部灸之。也有用生附子3份,2份,1份,共为细末,以炼蜜调和制成0.5cm厚的药饼,扎数孔,置局部施灸的。
四、隔葱灸
即把葱切成o.3~0.5cm厚的葱片或把捣烂如泥状,敷于脐中及四周,或敷于患处,上置艾炷施灸,以内部感到温热舒适,无灼痛为度。一般灸5~10壮为宜。
五、隔韭菜灸
取韭菜连根适量洗净,捣烂如泥状,制成如同5分硬币圆饼,放在疮面局部,置艾炷灸之。
六、隔灸
取白胡椒末适量,调面粉制成厚约O.3cm的药饼,中央捏成凹陷形,内置药末(丁香、、肉桂等),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灸5~7壮,以觉温热舒服为度。
七、隔豆豉灸
又称豆豉灸:取豆豉适量捣烂制饼(可用水或黄酒调和),如疮口大,厚0.6厘米,扎数孔,置疮面上放艾炷点燃灸之。
八、隔蟾灸
取活蟾蜍1只,剖腹去肠(或剥取皮),放患处上置艾炷灸之。
九、隔矾灸
用皂矾500g(煅),3g(煅存性),8g(煅存性),、各5g。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施灸时取药末适量,用凉水调和制成药饼,贴于患处,上置艾炷灸之。
十、隔灸
又称巴豆灸法:取巴豆一味(不去油)或配用,捣烂成糊状,填入脐中,或制饼放入脐中,上置艾炷灸之,以效为度,不拘壮数,少者3~5壮,多者可至百壮。灸毕,以温湿毛巾拭净皮肤,防止药物刺激局部发泡生疮。
十一、隔灸
又称蛴螬灸法:取蛴螬1个,剪去两头,贴于疮口,上置艾炷灸之。每个蛴螬灸7壮,7个蛴螬为1疗程。
十二、隔灸
取甘遂末适量,加入面粉用水调成膏状,敷于脐中,上置艾炷施灸。
十三、隔皂角灸
取皂角切成片状,放患处上置艾炷灸之。
十四、隔灸
取活蚯蚓若干条,放入水中吐泥后再用,捣烂捏成饼状,敷于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
十五、隔灸
取陈皮适量,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如糊状,敷于、穴,上置艾炷灸之。
十六、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