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 槟榔行气杀虫消积滞

    槟榔是味苦辛而性温的药,主归胃、大肠经,它是常用的消积行气药物。它的杀虫作用比较突出,还有利水和截疟功效。其驱虫谱广,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驱除虫体为其优点。 是味苦辛而性温的药,主归胃、大肠经,它是...

  • 慢性肝炎调补药膳

    慢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尤以慢性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临床上除坚持药物治疗外,适当配合饮食治疗,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病属于中医学“胁痛”、“黄疸”等范畴,多由湿热毒邪内淫肝胆、肝胆疏泄条达功能失调所致。 慢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

  • 茯苓小方

    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眩晕、惊悸、食少脘闷、便溏泄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等症。茯苓药性平和,既能健脾渗湿,又可扶正祛邪,有补而不峻,利而不猛的特点,且无明显的毒...

  • 枸杞桃仁鸡丁

    枸杞子洗净;鸡肉洗净,切成1厘米见方的鸡丁;葱、姜、蒜切成片。核桃仁洗净,用温水浸泡,去皮后捞出。锅置火上,注入植物油,油七成热时,下去皮核桃仁,用文火炸至浅黄色时捞出、沥尽油。 主料:鸡肉600克。 配料:150克,子50克。 调料:葱、姜、蒜、盐、...

  • 利尿药粥

    泽泻粥做法:粳米加水500毫升,先煮米为粥。待米开花后,调入泽泻粉,改用小火稍煮沸即可。每日2次温服,3天为1个疗程。 粥 用料 泽泻粉10克,粳米50克。 做法 粳米加水500毫升,先煮米为粥。待米开花后,调入泽泻粉,改用小火稍煮沸即可。每日2次温服,3天为...

  • 中药外洗治头痛

    薄荷6克,防风4.5克,白芷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川芎6克,桑叶3克。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头痛偏于前额部。 1、6克,4.5克,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6克,3克。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

  • 调治更年期综合征药膳

    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或因其他原因丧失卵巢功能以后,可以出现一些症状和体征,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之有无及其轻重常因人而异。 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或因其他原因丧失卵巢功能以后,可以出现一些症状和体征,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之有无及其轻重常因人...

  • 菊花药膳7款

    金秋,千姿百态的菊花傲霜怒放,给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魅力。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金秋,千姿百态的傲霜怒放,给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魅力。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功效。 菊花酒 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

  • 秋季咳嗽病因不同 切忌乱吃药

    进入秋季,由于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不少人出现喉痒咳嗽、干咳少痰的症状,而且一旦咳起来就很难制止。做好秋季咳嗽防治是关键。 进入秋季,由于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 白果药膳3款

    银杏200克,白条鸭1只(约1000克),猪油500克,胡椒粉、料酒、鸡油、姜、葱、食盐、味精、花椒、清汤、淀粉各适量。 银杏全鸭 材料:银杏200克,白条鸭1只(约1000克),猪油500克,粉、料酒、鸡油、姜、葱、食盐、味精、、清汤、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银杏...

  • 健脾补气药粥4款

    清水煎煮党参、茯苓、麦冬、取汁去渣,再用药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食之。 粥 材料 党参10克,茯苓10克,6克,粳米50克。 做法 清水煎煮党参、茯苓、麦冬、取汁去渣,再用药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食之。 功能 补中益气、滋养胃阴。 主治 凡因脾胃气阴不足而...

  • 珍珠镇心安神又美容

    珍珠为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圆珠状物。 为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圆珠状物。 珍珠是古老的有机宝石,也是世界上销售量最高的六种宝石之一。珍珠被人...

  • 加湿器妙加中药能防治疾病

    进入冬季,天气越来越干燥,一些家庭使用各类加湿器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这个时候,正是鼻炎、咽炎等季节性疾病的高发时节。除了正常的治疗外,在家中巧妙使用加湿器可改善各种干燥症状。 进入冬季,天气越来越干燥,一些家庭使用各类加湿器调节室内空气湿度。...

  • 中药防寒养生五法[图]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守势,中医药自古就有许多简便易行、并且有效的传统防寒养生方法,下面介绍利用中药的五种防寒养生抗病方法。 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守势,自古就有许多简便易行、并且有效的传统防寒养生方法,下面介绍利用中药的五种防寒养生...

  • 艾叶驱邪辟秽温血脉

    艾叶,味辛而苦,性温有小毒,入足三阴经(肝、脾、肾),具有温经散寒、调经止血及安胎的作用,适宜于虚寒性出血症,尤以治疗虚寒性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最好。 孟子曾说过: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病,用其他方法治不好,可...

  • 杜仲降压安胎腰膝宁

    杜仲原产于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入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且列为上品,称为“思仙”。李时珍称之为木绵,因其皮中有银丝如绵,折之不断,故还有“丝连皮”之别名。 原产于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入药首见于《》,且列为上品,称为“思仙”。称之...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