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 牡蛎药膳3款

    紫薇花4朵,牡蛎净肉500克,火腿末5克,水发冬菇10克,玉兰片10克,胡椒粉、食盐、料酒、酱油、味精、鸡汤、姜片各适量。 紫薇花火腿汤 材料 紫薇花4朵,牡蛎净肉500克,火腿末5克,水发冬菇10克,玉兰片10克,粉、食盐、料酒、酱油、味精、鸡汤、姜片各适量...

  • 考生药膳数则

    高考来临,考生常学习到深夜,导致用脑过度、头昏眼花、体质相对下降、免疫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因此,配餐应以补血养心、清肝明目为主。 高考来临,考生常学习到深夜,导致用脑过度、头昏眼花、体质相对下降、免疫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学习效...

  • 端午节避毒祛邪的中草药

    艾蒿有着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 食艾糕:艾蒿有着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味苦辛,性温,归肝...

  • 养生药膳对症下单才健康

    中国药膳源远流长,自宫廷到民间,广为传播。但“食疗”和“药膳”的概念常被人们混淆,其实“食疗”和“药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随着人们意识的增强和医学知识的普及,“药膳餐馆”近几年日益增多,药膳菜谱也逐渐进入普通餐馆和家庭的饭桌。其实,和药...

  • 冬病夏治食疗方

    冬病夏治配合药膳食疗更能相得益彰,夏季进行适当药膳调补,可事半功倍。有些对膏药过敏的人也可单独用食疗减轻疾病,每年伏天有40天,适合平时畏寒怕冷和遇冷疾病加重的人调治疾病,可明显减少复发,延缓病情发展。 冬病夏治配合药膳更能相得益彰,夏季进行...

  • 健脾助消化二药膳

    需准备肉桂粉1钱、丁香粉1钱、猪小排半斤、糯米半杯、白米半杯,以及米酒1大匙、甜面酱1大匙、酱油1大匙、糖1大匙、油1大匙等调味料。 经常消化不良的人可用药膳来改善。以下二款药膳可健脾助消化: 桂香蒸排骨 材料:需准备粉1钱、粉1钱、猪小排半斤、糯米半...

  • 两款药膳可调经

    虽然妇女月经失调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常见的原因为气血不和。而归附杞墨鱼能补血通经,补气血土鸡汤能调补气血。 虽然妇女月经失调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常见的原因为气血不和。而归附杞墨鱼能补血通经,补气血土鸡汤能调补气血,这两款药膳都适合月经周期不规则...

  • 五味中药 远离疲劳

    具有益气、养阴、补血、温阳作用的中药,能增强机体抗疲劳系统的功能。以下介绍几种对抗疲劳作用显着的中药,了解其特性,在选择适合自己食品就能得心应手。 具有益气、养阴、补血、温阳作用的中药,能增强机体抗疲劳系统的功能。以下介绍几种对抗疲劳作用显...

  • 山菜之珍野蕨菜

    蕨菜,别名龙头菜、如意草、山凤尾、猫爪子、荒地藏等,为凤尾蕨科蕨属中以嫩幼芽供食用的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其肉质肥厚,滑嫩,素有“山菜之珍”的美称,深受人们喜爱。 蕨菜,别名龙头菜、如意草、山凤尾、猫爪子、荒地藏等,为凤尾蕨科蕨属中以嫩幼芽供...

  • 养心安神酸枣仁

    酸枣仁别名枣仁、山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功能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入药煎服,常用量为9~15克;研未吞服,每次1.5~2克。本品炒后质脆易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可增强疗效。 别名枣仁、山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功能养心益...

  • 百合:养阴清热 润肺止咳

    药用百合营养丰富,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无毒,入心、肺二经。能养阴清热,润肺止渴,宁心安神,治肺结核久咳、阴虚咳血、潮热肺痈、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失眠多梦、脚气浮肿等症。 又名喇叭筒、百合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地...

  • 木槿一身宝 治疗皮癣效果好

    木槿皮性温味甘,清热利湿,杀虫止痒,被认为是治癣良药;木槿根有清热解毒和利湿的功效,可与木槿皮一起用来治疗顽癣;木槿子可治疗黄水脓疮。 木槿花一身都是宝。木槿皮性温味甘,清热利湿,杀虫止痒,被认为是治癣良药;木槿根有清热解毒和利湿的功效,可...

  • 六神丸并非夏季“神药”

    夏季很多家庭有服用六神丸的习惯。药理研究发现六神丸还有强心、抗惊厥、镇静等作用,因而其用途拓展至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专科的疾病治疗。但专家提醒,千万不要把六神丸当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在服用时特别要注意几点。 夏季很多家庭有服用六神...

  • 中药防寒养生五法[图]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守势,中医药自古就有许多简便易行、并且有效的传统防寒养生方法,下面介绍利用中药的五种防寒养生抗病方法。 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守势,自古就有许多简便易行、并且有效的传统防寒养生方法,下面介绍利用中药的五种防寒养生...

  • 艾叶驱邪辟秽温血脉

    艾叶,味辛而苦,性温有小毒,入足三阴经(肝、脾、肾),具有温经散寒、调经止血及安胎的作用,适宜于虚寒性出血症,尤以治疗虚寒性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最好。 孟子曾说过: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病,用其他方法治不好,可...

  • 杜仲降压安胎腰膝宁

    杜仲原产于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入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且列为上品,称为“思仙”。李时珍称之为木绵,因其皮中有银丝如绵,折之不断,故还有“丝连皮”之别名。 原产于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入药首见于《》,且列为上品,称为“思仙”。称之...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