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 颜面部疖痈有哪些治疗措施?

    的治疗应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在炎症早期,无显著全身症状时应以局部治疗为主,同时选择必要的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宜保守,避免损伤,严禁挤压、挑刺、热敷或用石碳酸(酚)、硝酸银烧灼,以防感染扩散。唇痈还应限制唇部活动,如语言及咀嚼等。进食可用管...

  • 下颌骨骨折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下颌骨骨折是由于下颌内受到暴力外伤所致疾...

  • 下颌骨骨折的症状及诊断

    症状体征 1、骨折段移位:后,肌的牵拉是骨折段移位的主要因素。 (1)颏部正中骨折:骨折线可为单一的,也可为多骨折线和粉碎性骨折。单发的正中骨折,由于骨折线两侧的牵引力量基本相等,常无明显错位;如为双骨折线,正中骨折段由于颏舌肌和颏势据骨肌的牵...

  • 下颌骨骨折与牙齿损伤有联系吗?

    颌面部损伤可发生颌骨骨折,上颌骨(面骨)、下颌骨(下巴骨)、颧骨均可单独或同时发生骨折。下颌骨是面部唯一的可活动的骨骼,位于面下部,位置突出,故骨折的发生率高,约占面部骨折的一半以上。下颌骨折常伴有牙齿损伤。 的主要原因有碰撞、打击、跌落、...

  • 下颌骨骨折的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 下颌骨有四个相对薄弱区,即下颌颏部正中联合区、颏孔区、下颌角区及髁状突颈部,在受到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下颌骨上附有强大的咀嚼肌肉,这些肌肉附着于下颌骨的不同部位,在后,附着在骨折层上肌肉牵拉,造成骨折移位。 临床症状: 因骨折...

  • 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因骨折部位不同而有不同骨折层的移位情况。颏孔区骨折:将下颌骨分成为长短不等的两段骨折层,短骨折层向上前弓移位,同时略向中线偏斜,使上下后牙呈过度的覆合关系,长骨折片向下后方移位,同时下颌偏向患侧,临床可见折层上的牙齿与上牙不接触...

  • 下颌骨骨折的辅助检验

    辅助检验: 下颌骨X线拍片可见线及相应的咬合关系紊乱。 治疗: 急救时,应首先处理休克、失血、颅脑损伤、防止窒息,作简单复位后,待病人全身情况稳定后应尽早作骨折层复位固定。骨折层无明显移位的单纯性的早期,可用孔环颌间结扎法。对错位的骨端已有纤...

  • 下颌骨骨折治疗及诊断

    的好发部位,常为正中联合处、颏孔处、下颌角处和髁状突颈部等部位。 【诊断】 1. 局部有肿胀、疼痛、麻木、出血及淤斑等一般症状。 2. 骨折段移位。后,由于肌肉的牵拉,易发生移位。骨折段移位情况可因骨折部位而不同。下颌骨体部骨折,前骨折段向后下方移...

  • 下颌骨骨折表现

    1.骨折段移位 影响后骨折段移位的因素有:骨折的部位、外力的大小和方向、骨折线方向和倾斜度、骨折段是否有牙以及附着肌肉的牵拉作用等,其中各咀嚼肌的牵拉作用又是主要因素。常因不同部位骨折、不同方向的肌牵引而出现不同情况的骨折段移位。 正中联合部...

  • 下颌骨骨折的讨论

    1 发生的性别、年龄和致伤原因:下颌骨骨折男性较女性多发,男女比在2.58~4.31:1之间,青壮年为下颌骨骨折的高发期。本研究中男女比为3.15:1,20~40岁的年轻患者占66.26%。发生的性别和年龄特点,与男性和青壮年多数从事户外及体力活动有关。在本组的致伤...

  •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的治疗原则是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和口腔咀嚼功能。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严重程度、骨折的局部情况和全身状况来决定。 对于单发性骨折,骨折片无明显移位,有牙可利用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于患者创伤...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