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早发现早诊断
子宫内膜疾病的高危因素众多,如肥胖、糖耐量异常等。当女性面临这些风险因素时,更要警惕子宫内膜问题。诊断此病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一系列的医学检查。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症状,这是最常见的表现。特别是在绝经后,少量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征兆。未绝经的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异常现象。阴道异常排液、分泌物增多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检查。
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来了解子宫及盆腔的状况。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经腹或阴道B超检查是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它可以发现子宫内膜的异常状况。特别是当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应警惕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此时应进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诊是否为子宫内膜癌。病理学检查可以提供组织类型和细胞分化的信息,并且可以帮助测量宫腔以确定癌症的分期情况。其中,分段取内膜是最常用的方法。若之前的检查无法确诊,但仍高度怀疑存在子宫内膜癌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全面刮宫进行诊断。
近年来,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宫腔镜可以直观观察子宫内膜的状况,发现病灶后可以直接进行活检,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宫腔镜还可以提供病变范围、宫颈管是否受累等信息,有助于临床分期和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并非所有内膜癌患者都需要进行宫颈镜检查,特别是在有明显肿瘤的情况下应慎重选择。除了宫腔镜技术外,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成像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子宫内膜癌。这些检查可以观察宫腔和宫颈病变的情况以及肌层浸润的和淋巴结转移等状况,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制定治疗方案。其中MRI成像技术可以对肿瘤的大小和浸润肌层的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虽然这些影像学检查的费用较高,但在必要时仍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工具。除此之外,虽然血清CA125或CA19-9水平升高并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实习编辑:黄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