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问题了解结直肠癌
美国好莱坞巨星奥黛丽赫本的经典电影《罗马假日》让她为世界所熟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美丽的女神在生命的黄金时期遭遇了生命的终结。如今,结直肠癌这一疾病在我国愈发受到关注,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人们对这一病症的认知亟待深化。
究竟什么是结直肠癌?它在我国目前的发病率如何?又与环境因素有着怎样的联系?据专家沈琳透露,《2015中国肿瘤年报》显示,结直肠癌在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三,死亡率排名第四。尤其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其发病率更高。这一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涉及人体的内因与环境的外因相互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在直肠癌的高危因素中占比高达80%,主要与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饮食及缺乏体力活动有关。遗传因素也在部分结直肠癌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沈琳表示,早期直肠癌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不适、大便潜血等。随着肿瘤的发展,症状逐渐明显,包括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等,并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消瘦和发热。值得注意的是,便秘、胀气等症状可能与结直肠癌有关。若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如次数增多或便秘,形状不规则,应及时就医。
除了上述症状,肠梗阻也与结直肠癌有关。部分结肠癌患者可能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肠梗阻患者也需排除结肠癌的可能。特别提醒,许多大肠癌患者在早期便血时误以为自己是得了痔疮而错过治疗时机。出现便血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大肠癌的风险。
肠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沈琳指出,结直肠癌的发生通常是从息肉到腺瘤再到腺癌的多阶段过程。部分结直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经历较长的良性肿瘤发展阶段。这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机会。建议有肠息肉的患者应及时切除以防止癌变。
在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方面,国内外有何方法?沈琳表示,有大肠癌家族史、多发性结肠息肉等人群为高危人群。通过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肛门指检、大便潜血检查、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检测以及肠镜检查等方法帮助早期发现大肠癌。
至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术仍是首选。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模式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的整体治疗水平。 MDT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治疗服务,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能够得到外科、内科、放疗、影像等多个学科的协同治疗。
那么在生活中,人们应该如何预防结直肠癌呢?专家建议要“管住嘴”,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易消化食物,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以鱼、禽、瘦肉等代替过多的肉食,多吃煮蒸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A和C的黄绿色蔬菜也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有效方式之一。品尝生活中的粗粮韵味,促进自然排便的美好旅程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越来越依赖精细的食物,但别忘了,适当地品尝一些粗粮,是对健康的一种关爱。粗粮不仅滋养我们的身体,更能帮助我们实现排便的顺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
让我们远离那些腌熏食物的困扰。腊肠、火腿肉、咸肉、咸鱼等食品,虽然口感鲜美,但它们却可能含有过多的盐分和添加剂。过多摄入这些食品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负担,不利于健康。我们要有意识地控制对这些食品的摄取量。
高温烧烤和油炸食品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这些食品虽然美味,但是过度的热量摄入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选择更加健康的食物和烹饪方式。
除了饮食的调整,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运动是健康的保障,通过运动我们可以控制体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定期体检更是我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
生活就是这样,既有粗茶的平淡,也有粗粮的滋养。让我们从饮食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关爱自己的健康。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由湘120健康网独家授权发布,未经版权方许可,请勿随意转载。让我们一起传播健康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享受健康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生活的净土,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