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肿瘤与心理之间的神秘联系。在许多文化里,长期压抑的情感和得不到宣泄的悲愤被认为是肿瘤的潜在诱因。如今,现代医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科学证据,证实了性格与肿瘤之间的紧密关联。
乐观与长寿相伴,而抑郁则与健康问题频发。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癌症患者往往具有自我克制、情绪压抑、倾向于防御和退缩等性格特点。那些内心充满矛盾、压抑愤怒和不平情绪的人,以及那些感到无助、悲观和绝望的人,最容易受到癌症的侵袭。
德国医生哈姆认为,内心的冲突如果不得到解决,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现代研究表明,精神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早年的生活经历、重大的生活事件以及个性特征。其中,个性特征是产生消极情绪的内在条件,而早期的生活经历和重大生活事件则是外在诱因。
所谓的个性特征,即人的性格特点。与癌症紧密相关的性格被称为“致癌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往往不愿宽容他人,容易积愤,以自我为中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消极被动,依赖退缩,尤其擅长控制负性情绪,特别是愤怒的情绪。
伦敦皇家医院的格雷医生曾对妇女和乳房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发现许多癌症患者能够“以各种他人难以忍受的方式违意而行”。有些医生甚至观察到,许多肿瘤病人习惯于逆来顺受,循规蹈矩。
研究者黑吉尔曾对2550名健康人进行长期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在发病前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性格特点:情绪不稳定,特别是当情绪抑郁时,他们因内心痛苦无法表达而选择忍气吞声、消极忍耐。这种表现被称为“肿瘤前期性格”。后来,汤姆休克正式提出了肿瘤患者的C型行为模式概念。C型行为模式的患者因不善于宣泄和表达焦虑、抑郁而过分压抑自己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压抑原本应该发泄的愤怒情绪。这些行为特征包括屈从于权势、过分自我克制、回避矛盾、姑息迁就等。具有这些心理特征的人,其肿瘤的发生率可高出常人三倍以上。
C型行为造成的心理、生理反应可以从分�***缴弦鹣赴鸇NA自然修复功能的减退,促进原癌基因向癌基因转化。C型行为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变,使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失去清除癌变细胞的能力,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实,C型性格和强烈的精神刺激、持久的情绪障碍真的可以导致肿瘤。这并非人们的臆想和主观猜测,而是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得到的科学证据。我们应该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保持心理健康,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