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吃了3年的“降糖药”竟然不是药?

骨科 2025-05-18 11:52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者比例持续上升,医疗界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推出了众多产品。其中,降糖药作为最常见且价格相对较为亲民的产品,被广大糖尿病患者所使用。在西安,一位老人服用了三年所谓的降糖药之后才发现,自己服用的并非真正的药物。

这位老人自2012年起,在一家药品店购买降糖药。每次购买时,都有一名身着白大褂的大夫为他检查并开处方,出售给他的是名为唐解胶囊的药物。今年年初,由于购买的药品数量较多,老人带着药品到食药监部门投诉,却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他服用了三年的“降糖药”竟然是食品而非药品。

关于口服降糖药的副作用,任何药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降糖药也不例外。临床常用的降糖药分为五大类。磺脲类药物较为常见,其他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和白内障减少等;格列奈类药物主要是低血糖的副作用,但发生率和程度都较低;双胍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还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和乳酸酸中毒;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胰岛素增敏剂可能导致水肿、心衰、肝功异常和贫血等副作用。

如何保持降糖药的有效性呢?患者必须早诊断、早治疗,长期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以延缓胰岛功能的衰竭。三种情况需要警惕:一是患者延误诊断,导致胰岛功能衰竭;二是患者无症状而不进行治疗;三是患者从不监测血糖,导致并发症出现后才发现药物无效。

糖尿病患者必须提高对药物真实性的警惕性,同时坚持定期检查血糖,以确保降糖药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上一篇:用口服降糖药的几个禁忌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