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性骨折防重于治
应力性骨折,一种常常被忽视的运动员和军事训练中的常见损伤,又被人们称为“行军骨折”或“疲劳骨折”。每当在基础训练阶段,如正步、跑步等下肢重复超负荷训练时,股骨下段骨折的风险就会增加。这种病症常常隐匿而难以察觉,最初可能只是在训练后出现轻微的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会逐渐加剧,甚至在休息或夜间也会感受到明显的痛感。伴随疼痛出现的,还有周围软组织的肿胀现象,局部疼痛感和叩击痛感尤为明显。
面对这种情况,及时的应对和调整至关重要。当局部软组织出现局限性肿胀,并伴有酸痛症状,尤其是当疼痛和肿胀的发生率达到一定比例时,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整训练内容、时间和强度是首要之举。高强度的旋转、跳跃、越野及疾步快跑等训练应当暂时减少或调整,让骨和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减轻应力损伤,为骨组织的修复提供有利的环境。
对于那些症状明显的人来说,限制患肢的活动是必要的措施。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应力导致的急性骨折风险。幸运的是,应力性骨折大多属于不完全性骨折,只需要保守治疗即可。停止训练、休息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卧床或。你可以继续参与听课、行走以及其他不涉及患肢的肢体活动。物理因子治疗和合理的患肢外固定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大多数应力性骨折患者,根据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通常需要3到6周的恢复和治疗时间。也有少数情况会发展为完全性骨折,这时可能需要更为复杂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但对于应力性骨折,预防和调整训练强度是关键,而手术治疗只是少数情况下的选择。
对于参与军事训练或运动训练的人来说,了解应力性骨折的相关知识,学会识别其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身体的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