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免疫和乙肝病毒间的拉锯战
刘德华持续推动乙肝防治:深入了解乙肝,拥抱生活
自2006年刘德华担任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乙肝防治宣传大使以来,他的身影便一直活跃在公益前沿。近期,刘德华再度出手,拍摄公益广告、撰写“心肝宝贝”,不仅在推动演艺事业的发展,更在推动社会对乙肝患者和关爱。
随着酷暑的消退,我们迎来入学和就业的高峰期,一些人或我们的亲友因疾病而陷入困惑。在这关键时刻,我们邀请上海瑞金医院传染科主任谢青教授,与大家聊聊有关乙肝的科普知识。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达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例,每年有约35万患者因慢性乙肝相关疾病离世。如何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对乙肝病毒有科学的认识。
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它只针对肝脏“下手”,医学上称之为嗜肝脏病毒。病毒通过循环系统迅速聚集于肝脏,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成人时期,免疫系统健全,大部分感染者能依靠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实现痊愈。
但在婴幼儿时期,情况截然不同。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健全,易将乙肝病毒视为自身的一部分,导致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并清除病毒。随着免疫系统逐渐成熟,机体开始辨识并清除乙肝病毒,这一过程如同拉锯战,若免疫系统无法完全控制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病毒则发展为慢性乙肝感染。
正确认识疾病对于乙肝治疗至关重要。除了抑制病毒复制,还需调节宿主免疫,达到疾病的持续缓解。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如输血、手术、共用牙具等。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但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用餐等,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
随着医学的进步,新型抗病物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疗效。乙肝患者只要正确认识疾病,配合医生选用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大多可以有效控制疾病,正常工作和生活。
让我们跟随刘德华的脚步,深入了解乙肝,拥抱生活,给予乙肝患者更多的关爱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