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性爱务必要留意
在这个充满疑惑和误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因为缺乏科学的判断标准而陷入对自我行为的迷茫。朋友们,当你们在电话咨询或当面咨询时提出疑问:“我的这种行为,是不是有些不正常?”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对夫妻,由于妻子的身体状况无法完成某些亲密行为,于是他们选择了一种替代方式。这本是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他们却因此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常”,甚至误解为对方是“性变态”,导致感情面临破裂,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这种误解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只是人们往往因为不好意思而羞于启齿。
社会调查显示,很多人的脑海中并没有真正的科学判断标准。对“正常”的追求和对“反常”的恐惧如同蛛网般缠绕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一些人盲目地认为自己目前的方式或过去的习惯是“最正常的”,而另一些人在缺乏科学知识的引导下,甚至会为自己发明一些自以为是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常”。
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种说法,认为丈夫吻吸妻子的乳头会失去生育能力。这种迷信的说法让一些丈夫在妻子产后缺奶时,坚信是因为自己新婚之夜犯了禁忌。这种误解不仅造成了夫妻间的矛盾,还可能导致妻子心理压力过大,真的无法产奶。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这些迷信的民间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让人信以为真。
近年来,虽然性知识的书籍和文章多了起来,但许多夫妻在缺乏鉴别能力的情况下,又陷入了新的误区。他们盲目相信书本上的描述,甚至将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当作真实的生活标准。这导致了一些男人怀疑自己是否足够“壮大”,或者妻子怀疑丈夫是否是“性欲狂”或“性冷漠”。事实上,真正的性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需求。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书本上的描述来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正常。
当遇到一篇文章时,我们的初步筛选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依据。若只是天下文章一大抄,那阅读的价值便大打折扣了。
近年来,关于人类性行为的调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统计数字如繁星般繁多。许多夫妻或许困惑:这些数字真的能说明问题吗?数字或许能揭示社会和人类的某些规律,但绝不能作为评判个人性行为的准则。
许多普遍的行为,即便参与者众多,也不一定意味着它们正常。相反,那些鲜有人尝试的行为,也并不代表它们异常。如果我们仅凭人数多少来判断,那么我们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以一项调查为例,尽管有80%以上的夫妻未曾体验过某种性生活方式,这并不能证明不这样做就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发现大约80%的丈夫在性生活中并未充分表达爱情,那么这正常吗?难道人类的性行为只需要生理的满足,而无需情感的交融吗?
再比如,采用非男上位方式的夫妻仅占少数,能够帮助妻子达到的丈夫比例也不高。难道这些行为都异常吗?对于那些反对变化的人,他们或许并未意识到自身还带有封建大男子主义的残余,或者他们没有尽到作为丈夫的责任。
任何平均数都无法准确界定正常与异常。以“早泄”为例,一项调查显示,丈夫在性生活开始后的平均射精时间为3.2576分钟。我们不必纠结于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关键在于:如果早0.0001分钟射精,该如何定义呢?人类并非机器,即使是机器也不可能如此精确。用平均数来判断性行为是否正常显然是荒谬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什么年龄的人应该多久过一次性生活。我不愿公布这方面的平均数,因为很多人会据此给自己“诊断”。传统的人可能会因自己“纵欲”而自我折磨,现代的人则可能因自己“性冷淡”而盲目寻求“补药”。每个人的性生活次数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不能简单用他人的标准来对比。衣服有麻的、棉的、绸的、毛料的,要根据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衣物,怎能绝对地说毛料的就是最好的呢?性生活也一样,对你们夫妻合适的,就是正常的。国际性学的创始人之一金西教授有一句名言:“不正常的性行为只有一种,那就是不美满的性行为。”
从性医学的角度看,已经出现病变或可能引发病变的性行为或生活方式都是不正常的。例如,与患有性病的人发生性关系而不采取防护措施,即使这种行为看似普通并符合一般人的“正常”,它也是不正常的。我们也要避免自我猜测可能的结果。有一种说法在中国根深蒂固,即“劳色伤身”,约有60%的男人和一半的女人相信这一点。但从生理角度看,无论男女,只要产生性兴奋时不是勉强的并且没有不舒适的现象,就可以过性生活,无需过度担忧时间间隔。所谓勉强,通常是指女性经常屈从于男方的性要求,或者男性通过看黄色书籍或录像来“激发”自己,甚至强行自我刺激。这种行为无疑是不正常的,甚至相当有害。因为男性在射精后,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产生性反应,这是天然的保护机制。如果勉强自己投入性生活,就等于人为破坏这种保护,对身体有害。
在探讨夫妻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两个主要关注点:卫生与行为。不卫生可能导致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感染;行为不当可能会损害女性脆弱的身体内部。只要避免这两种情况,性生活就能保持无害且正常。为什么医生总是建议避免这些行为呢?
医生的警告基于几个重要因素。并非每位女性在特定时期都有性需求,因此不能普遍推广。怀孕后期和初产时期,女性器官极度脆弱,无法承受性生活的压力。医生还可能考虑到双方的性知识水平、消毒能力和处理情感的能力是否足够。
从性心理学和性行为学的视角来看,所谓的“正常”,不仅要看个体是否获得满足,更要看双方是否共同参与、共享快乐。以丈夫和妻子为例,如果性生活仅让丈夫感受到愉悦,而对妻子来说却像是被,那这绝不是正常的夫妻生活。类似地,“婚内”在一些国家甚至被视为犯罪。反之,只要夫妻间的性生活是双方自愿、共同享受且毫无勉强,那么即使方式再奇特,也是正常的。
现实中存在一些丈夫试图“开发”妻子的现象,尤其那些被材料误导的丈夫,总想用新奇方式满足自己。当妻子不愿接受时,他们可能以种种理由强行进行。这种行为既不合理也不正常,因为它用一时的冲动伤害了整个的爱情与婚姻。同样,有些妻子因自身观念问题而无法与丈夫共享性生活,比如因错误的性观念而压抑自己,形成“性冷淡”或缺乏。
近年来,随着各种性变态知识的普及,许多夫妻开始怀疑对方在性生活中的某些表现。比如丈夫喜欢剧烈动作或表现得狂躁,妻子则可能喜欢这种风格来达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性变态的“施虐狂”或“受虐狂”。真正的性变态有五大特征:被强迫驱使、行为一贯且没有明确原因、用变态行为取代现实性生活等。如果不符合这五个特征,那么在社会或夫妻间发生的行为更多是流氓犯罪或个人偏好或习惯,应通过沟通与交流来协调。
从性社会学的角度看,许多夫妻生活中的“不正常”现象源于双方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和社会阶层的差异。例如,男人可能误解女人的激情为动作上的“发狠”,而女人则更看重心灵上的“过电”或“爆炸”。若夫妻双方不了解这些深刻的性别差异,很容易误认为对方不正常。
人们常常忽视的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性行为方式和习惯,且这些习惯往往难以改变。当两个不同阶层的人结为夫妻时,如果缺乏阶层差异的理解,很容易在正常与否的问题上产生矛盾。在理解性和夫妻生活时,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索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以确保我们的判断更加准确和公正。针对脑力劳动者阶层而言,他们通常崇尚变化和情趣,对于性方面的观念相对开放和包容。在这个阶层中,对于各种性方式的禁忌相对较少,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自由度的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一对夫妻中有一方拥有与其他阶层的性习惯差异,那么另一方可能会感受到某种程度上的不适,甚至会认为这是对自身社会人格和地位的不尊重。
当夫妻之间对性方面的差异存在疑惑甚至争议时,必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这需要结合性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学的知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差异,找到相互之间的共通点,进而建立起更加健康和稳定的性关系。
对于大多数夫妻而言,如果性方面的差异并不严重,那么不必过于深究。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双方应该尝试沟通、理解并接受对方的差异。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习惯,而这些差异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冲突和矛盾。重要的是,双方要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共同维护彼此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夫妻之间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在性方面,双方应该相互探讨、尝试并享受彼此的亲密关系。相互之间的情感是最珍贵的财富,应该倍加珍惜。最终,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基础上的性关系,才能更加美好、健康和稳定。以上内容纯属个人看法,与sexjk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