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对肾虚了解的四大误区
近年来,关于肾虚的话题持续火热,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对补肾壮阳药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钟院士亲自送检的两款壮阳药中,发现其中伟哥成分严重超标,他警示人们:“有些药品含有激素,病人服用多年,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你肾虚了吧?”这样的问候在餐桌上时常出现,尤其是在男性间。随机调查中,不少男性因出现一些症状如尿频、腰膝酸软等而怀疑自己肾虚,其中绝大多数人深信补肾的重要性。在药店里,补肾类产品的种类繁多,许多产品都被贴上了OTC(非处方药)的标签,且宣传海报中突出强调“肾虚”二字。一些推销员更是以“不管男女老少,都得补肾”为口号,使得市场容量迅速扩大。
现如今,“壮阳”、“肾虚”的概念几乎被一些企业过度利用,为了推销产品,他们打着中医肾虚的招牌,误导消费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张国玺教授对此表示担忧:“中医肾虚的概念被一些企业当作幌子,不仅误导消费者,也损害了中医的名声。”
对于很多人来说,“性功能下降就得补肾”的观念根深蒂固。这是不少人在遇到性功能问题时误以为自己得了肾虚的潜在逻辑。实际上,肾病专家指出,只有少部分ED患者是由于肾虚引起的。盲目购买壮阳药可能会加剧病情。
很多人一遇到某些症状如出汗多、频繁如厕等就怀疑自己肾虚了。中医的肾虚是一个症候群的概念,多种症状可能都与其有关,但并非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是肾虚。判断肾虚需要经过全面的诊断。
肾虚并不等同于肾病或性功能障碍。许多人对肾虚存在误解,一听说是肾虚就过度紧张。实际上,中医的肾虚与西医的肾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补肾问题上,还存在一个误区是不分肾阴虚、肾阳虚,乱补一气。中医强调因人而异,肾阴虚和肾阳虚的治疗原则是不同的。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主要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说并不适用。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补肾产品,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肾虚的真面目。即便许多人可能存在肾虚问题,但其危害也被商家夸大了。在寻求解决方案时,我们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而不是盲目跟风购买产品。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关于肾脏精气阴阳的不足,其影响深远,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西医学中的多个系统,包括内分泌、生殖、泌尿、运动骨骼等。我们不能仅凭一两个相符的症状就盲目补肾,这是不科学的。
张国玺教授强调,护肾补肾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肾虚有轻重缓急之分,如果仅仅是轻症,并未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那么并不需要刻意大补。如果肾虚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前往正规的中医院或中医科,寻求专业医生的辨证施治。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护肾呢?张其成给我们指出了几招。首先是房事要有节制。房事的次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应以房事后感觉生理、心理舒适、愉悦为依据。如果房事后第二天感到疲劳、头晕等不适,就应该适当减少次数。
还可以进行一些护肾按摩操。一种方法是按摩关元穴、命门穴以及肾俞穴。按摩前要将双手搓热,左手在前,右手在后,顺时针和逆时针进行搓揉至发热。另一种方法是搓揉脚底的涌泉穴,每次左右交叉搓揉至发热为止,一般每次120下,最好早晚进行。
饮食调理也是护肾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木耳等,这些食物都有很好的养肾功效。核桃、板栗、枸杞、、猪腰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肾还主“志”,也就是说,肾脏与人的情志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少动气,也是护肾的重要方法。
护肾补肾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对待,不可盲目。只有这样,我们的肾脏才能保持健康,更好地为我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