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类人警惕胃病袭击 如何养胃?
胃病高发人群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据统计,在人群中,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不论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遭遇胃部的困扰。特别是某些特定的人群,他们由于工作、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受到胃病的侵袭。让我们一起看看哪些人群需要特别警惕,并学习如何预防。
加班族是胃病的高发人群。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到凌晨,导致饮食不规律,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对此,建议尽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舒缓压力。在办公室准备一些简单的食物,如面包、饼干等,饿了的时候及时补充能量。
不吃早餐族也是胃病的高危人群。有的人因为起床晚或匆忙上班,舍弃了早餐;有的人则从来就不习惯吃早餐。早餐对于胃的健康至关重要。不吃早餐会导致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从而损伤食管和胃肠黏膜。早餐不仅要吃,还要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嗜辣族也要注意。过度食用辣椒会刺激胃肠黏膜,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胃病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建议适度食用辣椒,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食量。
吃撑族也是胃病的一个主要群体。一些人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吃,但这样会加重胃的负担,甚至引发其他消化器官的问题。要有意识地控制食量,同时增加运动量,帮助消化。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餐后运动族。吃完饭后立刻开始运动,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甚至导致胃下垂。建议在餐后适当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运动。
胃病必须“三分治七分养”。除了注意上述的各种生活习惯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定期进行体检也是预防胃病的重要手段。让我们共同关注胃的健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远离胃病的困扰。饭后宜稍作休息,不宜立即投入剧烈活动,因为身体的消化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如果餐后马上运动,特别是吃下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后,对胃和身体都不利。
●关于“吃饱就睡族”
有一种人,他们喜欢夜间的啤酒与宵夜,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吃得过多,然后回家倒头就睡。这种行为其实并不健康。食物从胃到小肠的排空需要大约四个小时(特别是脂肪类食物需要更长时间)。如果睡前饱餐,胃还在努力工作,负担加重,长此以往会导致消化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引发胃十二指肠疾病。建议尽量避免夜宵,若实在难以避免,吃完夜宵后应至少走动半小时再休息。
●关于“隐忍族”
有些人胃部稍有不适就忽视,不愿去医院。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胃部不适其实是身体的警告信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胃部不适,应立即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小病变大病。
专家建议:40岁后应定期做胃镜检查
专家强调,年轻人如果反复出现胃部不适或上腹痛,应尽快进行胃镜检查。对于没有胃病的人,过了40岁,建议进行一次全面的胃肠镜检查。而对于有胃癌家族史或胃切除、萎缩性胃炎等高危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很多人对胃镜有恐惧心理,其实胃镜检查通常只需3-5分钟。最难受的时刻是胃镜进入食管时,但只要消除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完成检查。如果实在无法忍受,还可以选择无痛胃镜,即在静脉后进行。当您醒来时,检查已经结束。
一旦胃镜检查发现病变,可能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通过胃镜下活检标本或13C/14C-尿素呼气试验可以检测是否存在感染。如果存在感染,是否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应当听从医生的建议。大多数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病在根治感染后都可以治愈,基本不会复发,再感染的几率也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