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患了缺铁性贫血疾病应该吃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的贫血症状。其根本病因在于体内铁的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引发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除了贫血本身,缺铁还会影响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干扰细胞代谢功能,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症状。那么,婴儿患上缺铁性贫血应该吃什么?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呢?让我们一同探究。
目录
1. 婴儿患了缺铁性贫血疾病应该吃什么?
2. 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3. 宝宝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
4. 宝宝缺铁性贫血有哪些表现?
5. 宝宝缺铁性贫血治疗食谱有哪些?
一、婴儿患了缺铁性贫血疾病应该吃什么?
当婴儿面临缺铁性贫血的困扰时,饮食疗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贫血症状,可以选择相应的食疗方案。脾虚气弱型可选择炙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搭配食物;心血亏虚型则可选择当归、熟地、川芎等;气血两虚型需结合两种类型的特征进行食疗;肝肾不足型则需选用龟板、首乌等药物。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猪心、瘦肉、菠菜、红枣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桔子、广柑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
二、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要做好婴儿喂养指导。母乳喂养虽然铁含量不够,但吸收较好。无法母乳喂养时,应选择强化铁配方奶。婴儿4个月左右,无论喂养方式如何,都应逐步添加蛋黄、肝泥、菜泥等含铁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果胶的水果,提高铁的吸收率。人工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后若只喂不加铁的牛奶,应确保总量不超过750ml,以免错过摄入含铁食物的机会。定期健康检查、贫血普查以及及时补充铁剂也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手段。
三、宝宝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
宝宝若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如心跳过快、食欲减退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制剂。最好在两餐之间服用,以利于吸收。避免与牛奶、钙片同时服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铁制剂的用量应遵医嘱,避免过量导致中毒。
宝宝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在遵循医嘱的前提下,结合食疗和药物治疗,相信宝宝们一定能尽快恢复健康。介绍宝宝缺铁性贫血的七大症状】
一、消化系统警钟响起
如果宝宝出现食欲减退、异食癖,常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口腔炎、舌炎,严重时会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这些都可能是宝宝消化系统发出的警报。
二、心血管系统也需关注
除了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也是宝宝缺铁性贫血的重要表现之一。如果宝宝出现心率增快,甚至心脏扩大、心衰等症状,家长应提高警惕。
三、神经系统表现宝宝状态
如果宝宝经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这可能是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
四、一般表现揭示贫血程度
宝宝的皮肤黏膜苍白,如唇、口腔黏膜、甲床等明显缺乏血色,容易疲乏,不爱活动。较大的宝宝可能会诉说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五、免疫功能降低的表现
宝宝易感染各种流行性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等,可能是免疫功能降低的表现。
六、上皮组织出现异常
宝宝的指甲菲薄、脆弱、扁平,呈现匙状甲,头发细黄、无光泽,这些都是缺铁性贫血的重要线索。
七、其他症状不容忽视
在严重贫血的情况下,宝宝可能出现髓外造血的现象,部分患儿会有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的体征。
宝宝缺铁性贫血治疗食谱推荐】
一、肉末炒雪里红
食材:雪里红250克,猪肉末125克,以及适量的酱油、盐、味精、葱花、生姜末。
做法:雪里红洗净切丁,烫水后捞出控干。油热后下肉末煸炒,再加入葱花、生姜末、酱油和雪里红丁,继续翻炒,加调料后即可盛盘。
二、牛肝炒豌豆尖
食材:牛肝200克,豌豆尖100克,以及适量的葱花、酱油、精盐、花椒粉、白糖、味精、湿淀粉。
做法:牛肝洗净切片,用湿淀粉和酱油拌匀。豌豆尖洗净。油热后先炒葱花和花椒粉,再放入牛肝翻炒,然后加入豌豆尖和其他调料,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三、木耳炒猪肝
食材:猪肝100克,水发木耳40克,以及适量的酱油、精盐、醋、白糖、湿淀粉、葱姜蒜。
做法:猪肝洗净切片,木耳撕成碎片。将猪肝与湿淀粉、精盐搅拌。备好调味汁,包括葱姜蒜末、木耳块、酱油、醋、盐和湿淀粉等。油热后放猪肝片翻炒,倒入调味汁,炒匀即可。通过这些食谱,家长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帮助宝宝补充铁质,缓解贫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