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肝病诊断方法
在医学领域中,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我们需要依赖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对于那些由职业接触化学毒物引起的肝脏疾病,我们更要通过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现场卫生学与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动态观察资料等多方面的数据来进行准确的诊断。如果接触的毒物还导致了其他系统的损害,那么这对于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通过超声波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肝脏的波型变化,从而辅助诊断中毒性肝炎。在超声波图像中,波型可以分为四类,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临床意义。
首先是重度中毒的情况。当一次剂量较大的毒物被摄入后,肝脏的损害较为严重。此时的波型表现为密集微波,其间夹杂着稀疏小波,与某些病毒性波型相似,但小波明显更多。如果持续接触毒物,这种急性炎症波型在30至40小时内会消失,可能转为由肝脏或脂肪变性引起的其他波型。
接下来是轻度急性中毒的情况。在24小时内,肝脏肿大,出波明显右移,进出肝脏的波段间表现为一段平段,其间偶尔有一两个微波。这可能是由于肝脏水肿导致的。这种波型一般在10天内逐渐恢复正常,但恢复的过程往往比波型慢。
对于慢性中毒的情况,通常是职业性的。肝脏肿大,但波型进出波段内无明显波幅变化,这可能是由于肝脏脂肪变性导致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反复的慢性中毒。肝肿大有时并不明显,但超声波检查会显示肝进波为+至++,波型以较密集的微波加上偶尔的小波为主,有时还会出现界面改变活跃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肝脏维性变导致的。
对于中毒性肝炎的诊断,超声波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在超声波图像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回声图型。虽然严重中毒的急性期可能会出现与病毒相似的波型,但这种波型在30至40小时内会消失,转为水肿波型。这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反复多次的超声波探查还能进一步了解肝脏的恢复过程。对于以脂肪性变为主的慢性中毒波型,以及以维性变为主的反复中毒波型,超声波检查对鉴别诊断、早期治疗和预防都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可能接触职业中毒的工人,定期进行超声波检查以及新工人就业前的肝脏检查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