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硬化腹水,人们常称之为肝腹水。在我们的腹腔内,原本就有少量的游离腹水,大约50毫升,它起着润滑脏器间的作用。当腹腔内的游离液体过多时,我们称之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源于肝细胞病变的慢性肝病。肝细胞的坏死、再生以及组织纤维的增生和瘢痕收缩,使得肝脏逐渐变硬,形成了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的脾肿大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最终产生了腹水。那么,面对肝腹水,我们有哪些治疗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录:
一、患上肝腹水后的常见症状
二、肝腹水的治疗方法
三、肝腹水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四、肝腹水的日常护理方法
五、肝腹水的危害
一、患上肝腹水后的常见症状:
1. 黄疸:通常在晚期出现,可能是由于肝细胞损害、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是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导致的胆道梗阻。
2. 肝区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痛处通常与肿瘤位置相对应,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这种疼痛是由于肿瘤增长迅速,肝包膜被牵拉所引起。如果病变侵犯膈,疼痛可能放射至右肩。
3. 肝肿大:约90%以上的患者肝脏会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
二、肝腹水的治疗方法:
1. 原发病的治疗:根据原发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结核性腹膜炎需抗结核治疗,腹腔脏器穿孔引起的化脓性腹膜炎需外科治疗,肿瘤性腹水则根据病情进行手术、化疗、放疗或介入治疗。
2. 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和饮食治疗。卧床休息对心、肝、肾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有利于腹水的消退。饮食应富含营养和热卡,根据病情调整补给内容。
三、肝腹水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 限制钠水的摄入:患者一般需低盐或无盐饮食,每日摄入的钠盐量有限。进水量也要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严重低钠血症时应限制在500ml以内。
2. 避免食用坚硬、粗糙的食物:由于门静脉高压,患者应避免食用过于坚硬的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
3. 适量摄入蛋白质:肝腹水患者适量摄入蛋白质可提高血浆蛋白含量,促进肝组织恢复和再生。但食用蛋白质不宜过多,一般每天蛋白质总量不宜超过每公斤体重2~3.5克。
4.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患者应避免进食辣椒等辛辣食物,以防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四、肝腹水的日常护理方法:
患者应选择低盐、适度蛋白质、低脂肪的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选择多纤维、少辛辣、无刺激和较软的食物。由于肝硬化患者存在继发性醛固酮增多,高盐膳食可能增加血钠水平,诱发腹水,因此应控制盐的摄入。
五、肝腹水的危害:
肝硬化病人的蛋白质合成出现障碍,导致白蛋白水平降低。若长时间保持低蛋白饮食,可能会加剧低蛋白血症的状况,让腹水再度涌现。若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又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病情恶化。这些患者还常常面临食道静脉受损或出血的风险,若食用刺激性强或较硬的食物,可能会引发食道静脉破裂,导致大出血。对于这类人群来说,饮食的调整需特别谨慎。
戒酒是预防肝硬化腹水的关键。酒精经过代谢后产生的甲醛对肝脏的伤害极大。对于已经肝功能受损的肝硬化患者来说,酒精的摄入无疑是雪上加霜,极易加速病情的恶化,甚至引发酒精肝。
肝硬化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那些易导致肝损害的药物,比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由于肝硬化患者的抵抗能力较低,他们极易受到腹膜和其他感染的影响。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传染病源,一旦感染发生,应尽早并彻底治疗。
肝腹水患者还容易并发多种疾病,如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肾脏疾病等。预防并发症同样是预防肝硬化腹水的重要方法。如果出现并发症,应积极治疗,尽量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肝腹水是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意味着患者的病情开始恶化。由于肝腹水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且不影响日常生活,很多人容易忽视其危害,从而延误治疗。肝腹水如果不及时治疗,到了后期可能引发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如果肝腹水患者不注意治疗和保养,很容易引发并发症甚至死亡。肝腹水还会引起细菌性感染,因为腹腔积液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肝腹水的形成会导致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等,从而引发低血压或休克,加剧肝脏缺血缺氧,导致肝细胞坏死。对于肝腹水这一疾病,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应引起重视,及时治疗和日常护理至关重要,以防疾病威胁生命。为了自身健康,一旦发现有肝腹水的迹象,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