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护理办法
甲状腺癌的病情发展可以通过淋巴转移和血行播散。为尽早发现相关迹象,患者可定时轻柔触摸颈部及锁骨窝,检查是否有小硬结的出现,同时留意是否出现咳嗽、骨痛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目录:
一、甲状腺的症状
1.桥本氏甲状腺炎:肿大、质地硬韧、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能出现短暂甲亢表现,多数发现时已进入功能低下阶段,表现为怕冷、水肿、乏力等。
2.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剧痛,可放射至耳根及颌部,可能伴有全身不适、肌肉疼痛、发热等。病情波动后可能伴有甲亢或甲减的表现。
二、甲状腺手术护理办法
1.术后体位及活动:采取半卧位,避免过早下床活动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活动训练。
2.引流管理:注意引流管的固定、畅通及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减少至一定程度即可拔除引流管。
3.呼吸道护理:避免引流管堵塞导致的颈部积血压迫气管引起呼吸不畅。通过深呼吸、有效咳嗽或雾化吸入等方法帮助患者排痰。疼痛导致不敢咳嗽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镇痛药。
三、术后常见不适及处理
1.切口疼痛:术后24小时内最剧烈,之后逐渐减轻。可通过非药物方法止痛,如分散注意力等。必要时可应用止痛药物。
2.发热:通常为外科手术热或吸收热,一般不超过38℃,持续一两日可恢复正常。如持续发热需检查切口部位是否有感染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尿潴留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由于反应、排尿反射受抑制及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导致。对于术后6-8小时未排尿或尿量较少的患者,应在耻骨上区进行叩诊检查以明确诊断。处理时,首先要稳定患者情绪,尝试诱导排尿,如变换体位、下腹部热敷或听流水声。若这些方法无效,则需要进行无菌导尿术。
手术切口的护理也是术后恢复的关键。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及时发现并处理创面渗血情况。对于颈部缝线,一般在术后4-5天拆除。拆线后,可选用硅凝胶类敷料或膏剂,以减轻或改善局部疤痕。
术后清醒的病人,可给予少量温水或凉水。若无不适,可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和软食。甲状腺手术对胃肠道功能影响较小,但吞咽时可能会感到疼痛不适。应少量多餐,加强营养,促进愈合。
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可能会损伤淋巴管导致淋巴漏。医生在手术时会重点关注该区域,如发现淋巴渗漏会进行结扎处理。术后出现淋巴漏的量一般不多。如果出现淋巴漏,可采用颈静脉角处纱布局部加压包扎。若处理后量仍多,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处理。
对于甲状腺病人,术后需要继续遵医嘱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等药物。我科采用卢戈氏液,术后从每天三次,每次8滴开始,逐日减少。对于不做放射碘治疗的患者,一般出院6周后复查;需要放射碘治疗的患者,则直接前往内分泌核素治疗室预约。
《甲状腺护理的五大注意事项与更多细节》
甲状腺疾病是当代生活中的常见病症,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对于这一疾病的护理,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甲状腺护理的要点。
我们要明白甲状腺可能出现的肿块有很多类型,如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结节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等。面对这些肿块,我们不应急于切除,而应首先通过喝开胃汤和肉汤等方式调理身体,然后使用针吸活检进行确诊。
对于甲状腺癌的肿块,它容易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因此患者需要少说话,保护嗓子。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还有其特殊之处。比如乳头状腺癌易导致颈部淋巴转移,而滤泡状癌则易导致肺转移和颅骨转移。
在护理过程中,髓样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顽固性腹泻,这时坚持服用加味开胃汤会有帮助。而对于未分化癌,由于其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的牛筋汤来控制。若发生内脏转移导致体腔积液,不建议抽水或腔内化疗,而是要吃云南白药,并继续服用加味开胃汤。
巨大的甲状腺肿块可能会压迫气管和食道,导致呼吸和进食困难。患者应该早饭后喝50-100毫升的20%甘露醇注射液。虽然放疗能缩小肿块,但也可能引发神经麻痹,造成呼吸和进食的困扰。
如果发生骨转移,患者必须服用钙片。若出现发热症状,可能是管道阻塞造成的继发感染或癌细胞坏死引起的吸收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或西药抗生素,并在加味开胃汤中加入金银花100克和草决明20克。值得注意的是,体温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7天。
甲状腺疾病的护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细心照料。如果对甲状腺疾病还有任何疑问,不妨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我们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