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与娘家 春节回哪个家?
在未来的十年里,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将逐渐增多,成为社会主流。这些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如何度过每一个节日,特别是春节,对于陪伴父母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于独生子女夫妇来说,“过年回谁家”这个问题常常引发困扰和争执。一方面,他们希望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也想与伴侣共度佳节。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和异地婚姻的增多,想要兼顾双方家庭变得愈发困难。这一问题不仅仅关乎个人选择,更是对夫妻感情的考验。
小俞是南昌某事业单位的职工,他和妻子的家庭分别在吉安和赣州。两人的独生子女身份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每到春节临近,他们都会为回谁家过年而争执不休。他们的烦恼并非个案,许多年轻夫妇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年轻夫妻都面临这一问题,其中超过七成的夫妻认为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夫妻感情。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实际上,有许多家庭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有的家庭依照传统习俗回男方家过年;有的家庭选择各不偏袒轮流回家;还有的家庭干脆将两家老人接到一起共度春节。这些方式都有其优点,可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李虹和周林是南昌的一对年轻夫妇。尽管他们坚持传统回婆家过年,但他们也深知父母的思念之情。去年回到陕西后,李虹的婆婆对周林和李虹表示出极大的感激和亲近。这证明了即使遵循传统习俗,也能让亲情更加和谐。现代社会对于传统的保持逐渐弱化,许多年轻夫妇开始选择折中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他们不再固守传统习俗,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和妥协。例如,“轮流做庄”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还有一些家庭选择将两家老人都接到居住的城市过年团聚这样既能避免长途奔波也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热闹气氛比如南昌的李先生一家就在今年春节决定把两家老人全部接到南昌来团聚他们提前准备了丰富的年货享受这个温馨的家庭时光。
关于回家过年,多数人因住房、财力等现实问题而倍感压力。在接受采访的五十多人中,大多数人表示难以接受“分道扬镳”式的过年方式,即夫妻双方各回各家过年。只有一位女士因双方父母较为开通且通讯网络发达,选择让丈夫自由行动。对于多数家庭而言,能在一家人聚在一起过春节,是最为重要的心愿。
南昌市青山湖小区的离休干部龚先生表示,他理解子女的难处,对于过年是去岳父母家还是回父母家的问题,他建议子女应好好商量,避免勉强选择导致的不愉快。父母也应该抱持宽容的态度,充分理解子女的处境和压力,不过于计较。一位李先生则表示他和老伴今年打算自己过年,以减轻女儿的压力并享受轻松的时光。他们表示,只要女儿女婿平时真正关心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专家指出,孝敬父母不应拘于形式。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庆胜认为,春节在男方家过年的习俗虽因男权社会的强化而传承千年,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如今在哪家过年已显得并不重要。他强调习俗是可以变通的,关键是人的观念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将习俗健康化、人性化、丰富化,既要尊重历史底蕴和韵律,也要适应新情况变化,让习俗具有新鲜感和生命力。
对于不能在一起过年的老人的心理安抚问题,华东交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老师建议从多个方面加以考虑。老人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过分依赖子女;作为儿女,则应在平时就多关爱父母。不管选择在哪家过年,都应与家中老人充分沟通,以取得老人的理解,让老人心情舒畅地过春节。
实习编辑邓碧琴也对此表示认同,她认为沟通是取得老人理解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对于年轻的夫妻还是年长的父母来说,沟通都是解决心中困惑的关键所在。希望每个人都能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让春节成为全家人温馨团聚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