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实时空气质量指数
从零点开始,上海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迎来了一次重大更新。不再仅仅是展示AQI指数,而是开始采用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以更精准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这一改变,意味着公众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到空气质量的最新动态。
空气质量指数,是一个衡量空气质量状况的重要数据。它关注的污染物包括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以及臭氧(O3)等六项。这些污染物浓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据了解,我国现有的空气质量标准对于颗粒物PM2.5和PM10的规定,主要是基于24小时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的限制。在实际情况下,颗粒物的浓度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急剧的变化。这时,基于24小时平均浓度计算的AQI指数,相对于实时变化的小时浓度,就显得有些滞后。上海此次更新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将采用六项主要污染物的当前1小时平均浓度进行计算,从而更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
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有了新变化,但在进行空气质量预报和空气重污染预警时,仍然会主要基于颗粒物平均浓度来预测未来24小时或48小时的空气质量等级。AQI依然作为重污染预警启动的判定条件。
对此,市环保局副总工程师罗海林强调:“推出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并不意味着要取代AQI。两者并不矛盾。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每小时更新一次,能更及时地反映空气质量实况,便于公众了解。而AQI每天更新一次,是国际上认可且通用的空气质量标准。从科学性和准确性的角度考虑,大部分国家都选择采用AQI体系来评价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这次更新,无疑是向公众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空气质量信息的重要一步。